店里座位不夠
顧客甘愿站著嗦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家米粉店老板娘的手藝拴住了顧客的胃
鹵香的豬連貼和厚實的鍋燒是阿芬米粉店的一大特色。
飽浸湯汁的腐竹是顧客最喜歡的“加料”。
阿芬米粉店。
正在廚房中忙碌的老板娘李秀萍。
阿芬米粉店位置(手機截圖)。
說起桂林人的早餐,當然離不開米粉,想拴住顧客的胃,不僅需要獨到的鹵水制作技藝,還離不開優質的服務和品種的創新。臨桂區世紀東路上有一家米粉店,經常座位不夠用,顧客甘愿在店門口站著吃米粉。
★推薦理由 服務熱情品種豐富
早上8點,阿芬米粉店里的顧客特別多,大家都站在門口吃米粉。店老板特別熱情,對每一個來吃粉的顧客都是先問候一句“早上好”,付款之后都會說“謝謝”。廚房里的老板娘給的肉也很多,除了鹵菜牛肉鍋燒,還有我最喜歡的豬連貼,有時想換換口味,還能加炒螺螄、豬肺以及腐竹木耳鹵料,怎么都吃不膩。
——家住時代花園的石女士
★記者探店 米粉滑嫩 鹵水香濃
沿著世紀東路走到時代花園小區大門前,再從正對面的小巷拐進去20米,就能看到阿芬米粉店。
店鋪面積不大,緊挨著的兩間鋪面左邊是付款取粉的廚房,右邊那間是就餐區,兩個房間加起來面積也不過40平米。就餐區里僅能擺下五張餐桌,跟吃粉的顧客人數相差懸殊,于是就出現了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每逢高峰期,很多顧客在店門口站著嗦粉。
“上午好,今天吃什么粉啊?”雖然記者是第一次來,但是老板也熱情地打著招呼。記者掃碼交費之后,老板又熱情地招呼起下一位客人。“上午好啊,今天來這么晚,切粉都賣完了咯,還吃豬肺粉嗎?”那位顧客似乎是一位老熟客,剛剛還說著普通話的老板,一下子就切換成了桂林話,跟顧客有說有笑地攀談起來。
負責掌勺的老板娘在廚房里一直忙碌著,她身前的操作臺除了各家米粉店都有的鹵水、油和切鹵菜的案板,還放著幾個不銹鋼大盆,里面分別盛放著炒螺螄、炒豬肺以及鹵汁腐竹木耳,3元就可以給米粉加個料。
記者要的還是傳統的鹵菜粉,米粉滑嫩,鹵水香濃,作為配菜的牛肉和鍋燒都是挺厚的一片,還有一些鹵豬連貼。“豬連貼在其他地方很少能吃到了,我現在來這邊吃米粉都是點名多要一點,然后再加一份吸飽了酸辣湯汁的螺螄腐竹,分量足而且鮮香開胃,只要8塊錢,性價比高。”石女士說。
★小店故事 小料里面有大功夫
老板娘李秀萍告訴記者,雖然臨桂的這家店是2017年才開起來的,但是在這之前一家人已經在廣州科技創業園附近開了十多年的米粉店了。“我們雖然在臨桂開的時間還不算長,但是做米粉的手藝傳到我們已經是第五代了,店里的鍋燒、豬肺、連貼這些都是自己做的,也是家傳的方子。”
記者與店里的顧客交談才知道,原來大家一眼就看出記者是第一次來吃粉的新人。一位正在嗦炒螺螄的大爺說,常來這家店的熟客們都會在吃粉的時候加一些配菜,因為老板娘的手藝在這片居民區已經小有名氣。“就像炒豬肺,他們炒出來的豬肺就不是那種炒得很干硬的,入味的同時里面還保留著一些汁水,這種做法更需要功夫,因為稍微處理得不干凈就會有味道,會吃的人一下子就吃出來了。”
“配菜小料雖然是配角,但它們也可以給米粉加分不少。”在李秀萍看來,米粉的小料里面也需要有大功夫,不光每樣食材都要鹵制入味,還要盡可能保持原本的口感和風味,所以她在制作的時候也格外用心。店里的各種小料都是當天現做的,每天都會“光盤”,特別是腐竹海帶,點單率特別高,其他像是鍋燒、牛舌、豬肺、螺螄這些,吃粉的熟客都會根據自己的喜好加一些。
李秀萍說,早上最忙的時候,她站在廚房里面都看不到外面的街道,因為店門口密密麻麻站著全是人,現在,不光是街坊四鄰,之前還有過廣州的熟客專程找來桂林吃粉,這也讓她格外高興。
記者陽聃甫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