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協助開展核酸采樣工作 記者陽聃甫 攝
福臨社區的工作人員在搬運物資。記者譚熙 攝
【資料圖】
在福邸嘉園小區,物業工作人員通知住戶分批下樓進行核酸采樣。記者譚熙 攝
抗疫情,有溫度。這幾天,我市醫務人員、公安民警和各部門、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奮戰在第一線,做好疫情防控和保供保障各項工作。在臨桂各個小區里,不僅有物業人員全力以赴為居民提供服務,也有居民間的守望相助,大家都在用“盡我所能”匯聚成溫暖力量,為戰“疫”助力。
社區工作人員連續奮戰
保障居民基本生活
“你好,這里是福臨社區,請問有什么需要?”昨天上午,記者來到臨桂區福臨社區辦公室,工作人員聲音略帶沙啞地接聽居民來電,針對居民的問題進行耐心解答,并一 一詳細記錄。
福臨社區副主任徐艷平告訴記者,自疫情發生以來,社區13名工作人員連續奮戰在第一線。社區轄29個小區,大家加緊入戶、電話摸排,組織核酸采樣、配送發放安心包,配合醫護人員對封控樓棟的住戶進行上門核酸采樣……“這幾天,我們忙得像陀螺一樣,大家都沒有回家,晚上累了就在辦公室或者車上休息,天一亮又開始新一天的工作。”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持續深入,居民也面臨著不少問題,少不了要找到社區工作人員尋求幫助。徐艷平和同事們疏導居民的緊張情緒、解答核酸采樣的時間安排問題、協調生活垃圾清運、組織生活物資發放,盡可能滿足居民訴求,在牢牢守住社區疫情防線的同時,也守住了社區服務的“溫度”。
“昨天晚上我們對封控樓棟的居民進行核酸采樣時,不少居民也很理解我們,他們的一句‘辛苦了’也讓我們的心里暖暖的。”徐艷平說。
雖然是周末,但是桂康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依舊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你在學校一定要照顧好自己,聽老師的話,等過幾天媽媽再去接你回家。”正在服務中心打電話的是居民劉女士。通話中,她反復叮囑了好幾遍防疫事項,才不舍地掛了電話。
社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劉女士的小孩就讀的學校前幾天進入封閉管理。一時沒能聯系上孩子的劉女士找到社區幫忙,幾經周折聯系上了留校的老師,跟孩子通上電話。“家長擔心小孩的心情我們能理解,在為他們解決困難的同時,我們也開導家長們不要著急,積極配合一定會沒事的。”
這幾天,社區的工作人員都在加班加點為居民們解決困難。“臨時被賦予黃碼的,核酸沒出結果而出行受影響的,我們都會盡力提供幫助。”
記者從我市19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臨桂區充分發揮社區基層黨組織、網格員、志愿者的作用,在全力加快核酸篩查的基礎上,全力做好群眾生產生活服務保障。成立防疫熱線專班,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問題,用心用情用力辦好群眾急難愁盼的事情。
家住福邸嘉園小區的鄭女士在收到配送的安心包時感覺挺暖心。“在被封控的第一天就收到政府配送的物資,真的好溫暖。我相信這波疫情很快就會過去,這幾天我就安心居家了。”
眾人攜手相助 一起傳遞溫暖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有這樣一群人用自己的方式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在花樣年·麓湖國際小區,所有物業工作人員都投入到了一線防疫工作中,協助社區開展核酸采樣、信息登記、宣傳引導、派送生活物資、維護秩序等各項工作。
“17日早上10點左右,我們接到一住戶的電話,說她要下樓進行核酸檢測,家里的寶寶還小沒辦法一起帶下來,想讓我們幫幫忙。” 花樣年·麓湖國際小區的物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在接到住戶的求助后,立刻安排了一名有帶娃經驗的工作人員上門,幫助住戶照顧小孩。
這幾天,小區里的物業工作人員成了大忙人,搭建核酸檢測點、為封控樓棟業主采買生活物資、每日做好整個園區的消毒及滅菌工作和對封控區域進行全方位消毒……物業還為業主準備了線上讀書課和攝影培訓課程,讓業主居家不無聊。
“請排隊等候的同志保持好一米間距,提前準備好手機健康碼。”11月20日上午8點,在臨桂桂康社區的核酸采樣點,一個個身穿防護服的“紅馬甲”志愿者已經在街道上忙碌起來。
一名志愿者告訴記者,他們已經在這里輪班將近一周,每天都是大清早過來設置點位,一站就是大半天。
社區內也到處都能看到志愿者們忙碌的身影。
“不好意思,現在只能提供打包帶走,請您理解。”在金水路上的一家米粉店,戴著口罩的志愿者耐心跟每一位顧客解釋,前來購粉的顧客也自覺保持距離排隊,拿到米粉之后也沒在店里逗留。記者在志愿者的帶領下看到,整個社區不論是菜市、早餐鋪還是商店都處于正常營業的狀態,雖然顧客在店鋪都只能選擇“打包”,但是商品種類和儲備都十分豐富。
社區志愿者告訴記者,為了保障居民健康安全且不影響大家的正常生活,志愿者們一直在店鋪之間進行流動勸導,既保障居民們采買物資的便利,也提醒大家注意自我保護。“居民和商家都很配合,整個社區秩序都很穩定。”
同樣忙碌的還有快遞企業的工作人員。市郵政管理局組織郵政快遞業全力做好民生保障服務及供保各項工作。其中,臨桂區郵政公司迅速組建投遞隊伍,分片區將肉類和新鮮蔬菜進行封裝打包配送到居民家。京東快遞等與超市合作開展生活日用品配送,開通“生命專線”為居民送藥到家,滿足居民購買生活必需品及購藥需求。各快遞企業加入到物資運輸服務保障車隊。
有的人在忙碌,有的人在傳遞溫暖。“這幾天,我們的樓棟微信群里可溫暖了。”家住福邸嘉園小區的潘先生告訴記者,他所在的單元樓二單元是封控單元,有人家里菜不夠了,有人家里的天然氣用完了,一單元的業主都會提供幫助,原本很安靜的樓棟微信群也變得很熱鬧。“特別是18日晚上,看到值守在樓棟外的民警很辛苦,一單元的業主準備了姜湯、自熱米飯、水果、牛奶等送給民警,希望他也能感受到大家的心意。”
家住在美好家園的莫女士昨天收到了親人幫準備的蔬菜,土豆、萵筍、洋蔥等裝了滿滿幾大袋,她一回家就把這些蔬菜分成了幾份,送給了需要的鄰居。“在這個特殊的時候,大家要守望相助。”莫女士說。
記者譚熙 陽聃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