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去年“雙12”,有媒體就發文稱,2021年遇上了史上最冷清“雙12”,主要是因為平臺不重視,以及促銷“造節”等手段過于頻繁。眼看著今年的“雙12”要到了,電商購物還會繼續去年的冷清嗎?
南寧市民 王先生:主要是感覺“雙12”沒有什么感覺吧。
南寧市民 韋小姐:商家搞活動還是會有的,那您看了這個活動嗎?力度怎么樣?還行吧,反正沒有“雙11”那么多,那么火熱。
記者打開多家購物平臺網頁,發現頁面上的促銷氛圍比“雙11”淡了不少,只有部分商品打出了“雙12”、“年終低價折扣”等字樣。
南寧市民 凌小姐:我看到有人說是因為年貨節和“雙12”日期比較近 所以可能沒有大肆宣揚“雙12”。
南都大數據研究院今年11月發布的數據顯示,近5年,“雙11”當天,“雙11”熱搜話題占比呈逐年下降趨勢,今年更是大幅下降到5.3%。“雙11”百度指數搜索趨勢顯示,2011年至2017年,大眾關注度呈現逐年增長趨勢,但2018年之后則出現下降趨勢,今年更是達到十年來的最低點。
南寧市民 王先生:我覺得可能是因為網絡直播帶貨出現吧,“雙11”、“雙12”那時買的東西,我在平時帶貨的直播間買的價格可能也差不多 那我就沒有去“雙11”、“雙12”買了。
記者通過比價查詢發現,今年“雙12”大部分商品價格和之前幾次促銷活動相比,既不是最高,也不是最低,處于相對平穩的區間。促銷形式和力度與平時相差無幾,多以領券滿減為主。
除了優惠折扣少、上一次囤得太多、購物渠道多等因素外,對于“雙12”熱度降低,消費者認為這是消費回歸理性的正常現象。
記者 | 韓健 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