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足馬力 加緊生產
我市全力做好醫療物資生產
(相關資料圖)
確保市場有效供應
桂林漓峰醫藥用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醫用消毒劑供不應求。(桂林漓峰醫藥公司供圖)
三金中藥城西瓜霜潤喉片自動化生產線正開足馬力,加緊生產。(桂林三金供圖)
本報訊(記者徐瑩波)隨著全國進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優化調整新時期,防疫醫療物資的市場需求量大大增加,一場醫療物資生產保衛戰在桂林已全面打響。近期以來,我市各醫療物資生產企業正開足馬力加緊生產,全力保障疫情防控需求,努力筑牢醫療物資生產儲備的“供給線”,更好地守護市民的健康安全。
桂林三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新冠藥物生產供應重點企業。近日,記者在三金中藥城西瓜霜潤喉片生產車間看到,自動化生產線正快速運轉,幾名工人佩戴口罩,在各自崗位上熟練操作,一盒盒藥品經過檢驗合格后被打包、裝箱,發往全國各地。
桂林三金有關負責人介紹,11月以來,公司生產的玉葉解毒顆粒、西瓜霜含片、感冒清熱顆粒等9大類與新冠病毒感染治療相關的藥品需求量激增,訂單供不應求。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公司通過物料調配、班次調整、產能優化等多項措施加快防疫藥品的生產、儲備和供應。其中,治療口腔咽喉炎類產品,如西瓜霜系列等13條生產線實行三班倒生產,日產量超過2000萬片(支)。雖然當前公司面臨部分原材料漲價等問題,但公司全力保證所有藥品平價供應市場。
桂林漓峰醫藥用品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醫用消毒劑、醫療器械的重點企業。這段時間,公司的醫用消毒劑訂單猛增。為了滿足市場需要,公司全力投入到生產中,工人們分批分組上崗,車間里每天的生產時間超過20小時,醫用消毒劑日產量由原來的8萬瓶增長到24萬瓶。該公司董事長王進英說,受疫情影響,相關原材料價格上漲超過25%,但在特殊時期,企業應當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保障市場需求。公司將在全面做好生產工作的基礎上,繼續堅持向市場平價供貨,更好地滿足各單位、群眾的需要。
12月以來,桂林恒保健康防護有限公司生產的醫用手套、N95醫用口罩和抗病毒口罩等產品一直供不應求。該公司總經理胡智強介紹,公司正加班加點做好生產工作,確保市場供應。其中,N95醫用口罩產量達2萬多個/日,抗病毒口罩產量達20多萬個/日,醫用手套產量達100多萬副/日。為了更好地保護工人健康,公司加強了內部疫情防控工作,食堂提升了伙食標準,并提供中草藥湯給員工飲用。
與此同時,我市各相關部門、工業園區也積極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推動企業達產滿產。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圍繞疫情防控實際,今年以來,我市出臺了一系列醫療物資應急保障文件,進一步完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建設管理制度,并建立起全市應急醫療物資儲備承儲體系。目前,市本級和11個縣(市)已全部確定應急醫療物資儲備承儲單位,建立了儲存庫。同時,我市還精心謀劃布局,建立較完善的醫療防疫物資產業鏈。如瞄準醫療物資產業鏈上下游招商引資;引導有資質的企業轉型發展醫療產業;助力現有醫療企業加大新產品研發、生產,進一步延伸、壯大我市醫療物資產業鏈。
相關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市19家醫療物資生產企業共有40個產品獲得了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涵蓋醫用口罩、護目鏡、醫用手套、測溫槍、消殺用品等主要防疫用品。全市N95(KN95)醫用口罩產能約100萬個/日,其他類醫用口罩產能約500萬個/日;紅外額溫儀產能約4000臺/日,醫用護目鏡、隔離面罩產能約14萬個/日,醫用隔離衣產能約9000套/日,84消毒液、乙醇消毒液、過氧化氫消毒液等消殺用品產能約30噸/日,企業正常生產可以基本滿足本市防疫基本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