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載而歸。
新鮮可人的茶樹花。
將碾碎的茶樹花倒入蒸餾設備。
【資料圖】
采摘新鮮茶樹花。
用木碾船將茶樹花碾碎。
沿著竹管流出的純露。
把茶花純露輕拍在臉上。
更多精彩,請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觀看此稿件視頻。
□本報記者李忠波 通訊員舒文藝 林木立 潘孟陽 文/攝
地處桂北的資源縣河口瑤族鄉,有著優越的自然條件,適宜茶樹生長。這里的茶樹全身是寶,為廣受歡迎的五排油茶提供了優質的茶葉,茶籽可以煉油。近來,茶樹花也有了妙用,可提取既可護膚又能食用的純露。河口瑤族鄉期待著做大茶樹經濟,讓“茶葉”真正變成“茶業”。
資源縣做老物件生意的農民企業家李順亮,是河口瑤族鄉古茶樹茶葉的“狂熱粉”,偶然之下獲得了一套古法蒸餾設備,他自此開啟了茶樹花提取純露的探索之路。
茶樹花提取純露,主要是運用蒸餾法,整個工藝流程是這樣的:將采摘后的新鮮茶樹花薄薄攤晾于竹筐中,及時清理出其中雜物,用木碾船將花碾碎,再放入古法蒸餾設備中進行蒸餾。蒸餾的過程中,花的精油隨著水蒸氣揮發出來,再經過冷凝,水溶液沿著竹管流出即為純露。
“可以用來保養皮膚,還可以飲用。”據李順亮介紹,茶樹花純露成分天然純凈、香氣清淡,不僅是非常好的日常美容護膚用品,還可當作飲品,滋味醇和爽口。
純露的品質主要受原材料品質的影響。河口瑤族鄉自然環境好,森林覆蓋率近90%,山地海拔大多在500-1000米,夏季氣溫一般不高于30℃,適宜茶樹生長,其茶葉品質好、葉芽肥厚,茶花清香。
“河口這里有很多值得開發和保護的古茶樹,就是上百年、幾百年的都有。”李順亮告訴記者,河口瑤族鄉種茶歷史悠久,古茶樹數量多、品質好,制作純露的茶花便取自老茶樹。且據《資源縣志》記載,“遵于乾隆四十二年,嗣于四月十一日奉社水巡司林,票取貢茶一千七百斤”,這里還有著貢茶的歷史淵源,可見其茶葉品質之優良。
據不完全統計,河口瑤族鄉有20000余株老樹茶,6500余株百年以上的古茶樹。該鄉政府還依托豐富的古樹茶資源提出了“百年茶鄉 魅力河口”的定位,下一步將對古茶樹進行掛牌保護,通過招商引資,開發壯大古樹茶產業,讓古樹茶成為河口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真正實現“茶葉”變成“茶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