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資料圖片)
杭州一網友發帖稱
陽后的第六天,雙腿慘不忍睹
樓主曬出的照片
評論區好幾名網友說,樓主這可能是過敏性紫癜,自己之前得過,也是這個樣子。
還有一些網友說,自己陽了之后皮膚也出現異常。
浙大一院皮膚科副主任喬建軍主任醫師介紹,新冠病毒感染可引起全身免疫反應,會帶來一些皮膚上的表現。這些患者中,一部分與病毒感染相關,如玫瑰糠疹、蕁麻疹、過敏性紫癜等;一部分是因服用藥物引起的。
這是一個原有控制良好的慢性蕁麻疹患者,陽性發熱后出現全身皮疹猛然加重,演變為急性蕁麻疹。
據健康杭州消息
近期杭州不少人被診斷為
藥物過敏引起的藥疹
杭州臨平區中西醫結合醫院皮膚科何淑女醫師介紹,有很多陽性的朋友會起疹子,退燒藥和抗生素都容易引起過敏。如服藥后出現過敏情況,應立即停用過敏藥物,多喝水。若皮疹加重,或出現胸悶氣急、腹痛等不適,應及時到醫院進行抗過敏治療,避免病情加重。
喬建軍主任醫師提醒,如果出現皮疹瘙癢難耐,影響到日常生活或身體健康,需要盡快到醫院就診,針對性用藥。
此外,因服用相關藥物出現藥疹的患者,要根據自己的癥狀和藥物適應癥進行合理用藥,時刻關注自己身體的變化,一旦出現異常應及時就醫。
感染新冠又發“疹”
醫生:退燒藥副作用要警惕!
記者在上海嘉定區中醫院皮膚科也了解到和杭州這名女子類似的情況還真不少見最近有不少的患者因為渾身瘙癢前來就診而究其原因,除本身有皮膚疾病之外大多都是服用過退燒藥
從照片中可以看到,大多數患者皮膚上,都有密集的紅色斑疹冒出。詢問病史后,患者表示在發疹之前都曾服用過布洛芬、泰諾等藥物。醫生介紹,這種現象稱為“藥疹”,是藥物反應的一種表現。最常見的藥疹表現為斑丘疹,可泛發全身。此外,還有蕁麻疹型藥疹,表現為水腫性紅斑、風團,甚至包括發熱,關節疼痛。
此前,也報道過
女子混吃7種感冒止咳藥后
全身長滿膿皰的新聞
需警惕——如今已是“香餑餑”的布洛芬等解熱鎮痛類藥物,反而還會帶來“藥疹”的副作用?對此,醫生作出解釋↓
嘉定區中醫醫院皮膚科主任 彭勇:首先是因為有易感體質,不同的個體對不同藥物反應差異較大,再就是接觸或使用了致敏幾率比較高的幾類藥物,包括解熱鎮痛類如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抗生素類像青霉素、磺胺、頭孢類,還有卡馬西平和別嘌呤醇等藥物。
那么,如果在服用這些藥物的過程中,遇到“藥物反應”,應該怎么做呢?
嘉定區中醫醫院皮膚科主任 彭勇:首要原則是停用可疑致敏藥物,大多數發疹型藥疹是以抗過敏藥和外用藥進行對癥治療,像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這類藥物,在考慮藥物過敏的初期,都可以用起來。
醫師提醒,如果出現皮疹瘙癢難耐,影響到日常生活或身體健康,需要盡快到醫院就診,針對性用藥。此外,因服用相關藥物出現藥疹的患者,要根據自己的癥狀和藥物適應癥進行合理用藥,時刻關注自己身體的變化,一旦出現異常應及時就醫。
來源|浙江日報、北京晚報、人民日報微信、協和醫生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