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
在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工作方面,廣西做了哪些措施?今年第一季度經濟工作,廣西經濟社會發展將重點聚焦哪些領域?2月7日,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廣西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扎實推動一季度經濟工作”系列主題第一場新聞發布會,介紹廣西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關情況。
新聞發布會現場
(相關資料圖)
目前,廣西順利渡過社會人群感染、發熱就診、重癥救治三個高峰,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和外防輸入有力有效,春節期間沒有出現疫情反彈,實現平穩轉段和社會大局穩定,有力推動全區各地抓發展、促改革、保民生等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
廣西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持續強化疫情監測預警準備。堅持早發現、早應對,科學預判感染和重癥達峰時間和峰值,累計監測到新冠病毒本土有效序列740條,優勢流行毒株與全國一致為BA.5.2和BF.7,未發現新的毒株型別。加大境外變異株輸入監測力度,海關累計發現新冠病毒輸入有效序列11條,均不屬全球重點關注的變異株,沒有發生新冠病毒疫情反彈,風險在可控范圍內。
二是快速擴充重癥醫療救治資源。制定《全區2023年新冠病毒感染救治能力提升項目實施方案》,安排10億元資金支持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重癥床位升級改造,持續加強重癥救治醫療資源配備,ICU床位和可轉化ICU床位迅速增加至1.34萬張,實際可用ICU床位數占總床位數超過8%,有效滿足重癥患者醫療救治需求,沒有發生長時間、大范圍醫療資源擠兌事件。
三是優化新冠重癥患者救治策略。堅持應收盡收、快診快收、早診早治,落實集中患者、專家、資源、救治“四個集中”要求,加強醫療力量區域統籌和協同,暢通及時轉診轉運渠道,有效降低重癥患者病亡率。目前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重癥床位使用率恢復至正常水平,在院新冠重癥病例僅為最高峰時的7.07%,部分醫院臨時增開的呼吸病區、重癥病區已逐步撤銷。
1月10日,全州縣為全縣70歲以上老年人發放5萬余份“防疫愛心包”,每份“防疫愛心包”包括對乙酰氨基酚、復方感冒靈片和口罩。圖為醫護人員正在指導老年人正確使用“防疫愛心包”中的藥品。鄧琳 攝
四是重點抓好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壓實五級書記抓農村地區防控責任,組建各級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專班,推動醫療資源沉下去、基層力量動起來。強化醫療物資供應保障,累計為全區基層醫療機構配置指氧儀6萬多臺、制氧機2100多臺,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療物資可用2周以上。
五是加強重點人群健康防護管理。將排查出來的老幼病殘孕5類重點人群累計422萬人納入網格化管理或重點關注對象,分級分類開展健康服務管理。做好疫苗接種特別是老年人加強免疫接種,累計完成接種1.21億劑次,全人群接種率達92%,60歲以上老年人第一劑次、全程接種率分別達96.3%、94.9%。
百會藥業開足馬力生產布洛芬片。南寧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供圖
六是統籌抓好醫療物資保障供應。出臺政策措施鼓勵企業擴大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本地企業生產的布洛芬片成功上市銷售,填補廣西布洛芬生產空白。加強醫療物資收儲調配,上線“廣西防疫藥品精準投放平臺”,做好醫療機構和重點地區市場有序供應,春節期間全區醫療物資實現24小時保供。
七是統籌做好“外防輸入”工作。堅持既要嚴防疫情輸入、又要便于人貨往來,優化調整口岸通關模式,高效落實遠端防控、入境防控和入境后防控措施,全區邊境口岸安全穩定運行。8個具備通貨能力的邊境口岸均高效暢通,邊境口岸(互市點)累計出入境車輛5.18萬輛次、同比增長近46%,東興互市區交易量歷史上首次持續超5天達萬票以上,憑祥友誼關口岸成為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唯一旅貨檢不間斷運行的邊境口岸。
為確保一季度開好局起好步,我區將聚焦十個方面重點工作:
裝滿集裝箱貨物的輪船停靠在欽州港碼頭。陳磊 攝
一是聚焦優化疫情防控,加強醫療救治力量保障,著力保健康、防重癥;
二是聚焦用好中央宏觀政策,全面準確把握、不折不扣抓好落實;
三是聚焦擴大有效需求,力爭一季度自治區層面重大項目完成投資1000億元,用好服務業發展等資金,促進消費提振復蘇;
四是聚焦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工業經濟提速增效,做好紓困服務,加快推動困難企業恢復發展;
五是聚焦春季農業農村工作,不誤農時抓好春耕備耕,持續完善農村水利、道路等基礎設施,落實落細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支持政策;
六是聚焦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千方百計激發和保護民間投資活力;
七是聚焦穩定外貿外資,擴大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規模,支持企業“組團出海”,促進外資穩增量擴存量;
八是聚焦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快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和實施,促進沿海沿江沿邊協同發展;
九是聚焦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抓好基層“三保”,保障財政運行安全;
十是聚焦穩就業保民生,重點支持市場主體穩崗擴崗,做好市場保供穩價,加強對因疫因災困難群眾和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的關愛服務,推進十大為民辦實事工程。
通過上述措施,努力爭取一季度穩增長取得更大實效,確保以一季度的良好開局為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任務打下堅實基礎。
發布會答記者問(摘選)
問:一季度自治區在上項目擴投資方面有哪些具體安排?
答:投資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一直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根據全區一季度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安排,自治區將在以下兩個方面推進上項目擴投資。
一是統籌用好各類資金。加快實施2022年爭取到的65個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基金)項目, 推動第一批基金項目在一季度支付完畢,加快第二批基金支付進度。積極做好中央預算內投資、政府專項債券項目謀劃儲備,啟動首批新增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并盡快撥付使用,加快分解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提升資金支付進度。加快下達產業振興、基礎設施建設、社會發展等項目資金。爭取更多項目納入國家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儲備項目庫,繼續推動重點領域PPP項目實施。加大對符合國家和自治區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導向重大項目的融資支持力度。
二是加快推進項目建設。重點是推進實施國家和自治區“十四五”重大工程,接續推動去年已開工項目建設,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繼續打好重大項目建設三年行動戰,抓緊做好儲備項目前期工作,強化土地、用能、環評等要素保障,組織開展重大項目和投資協調服務、政金企對接和重大項目開工等活動,打通項目落地建設最后一公里,力爭一季度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重大項目新開工50項、竣工25項。
問:廣西本輪疫情的總體態勢和主要流行毒株如何?應對新型變異株輸入廣西主要做了哪些準備?
答:根據全區核酸檢測平臺和發熱門診的數據,2022年12月10日后廣西全人群核酸檢測數呈快速上升趨勢,12月25日達到陽性檢出率峰值61.4%,之后總體呈下降趨勢,至2023年2月1日我區全人群核酸檢測陽性率已降至2%左右。通過強化疫情監測預警,及時預判感染和重癥的達峰時間和峰值,合理配置資源,目前本輪疫情波峰已平穩渡過,處于較低流行水平。
2022年12月以來,全區累計獲得包括本土和輸入的新冠病毒有效序列751條,均為奧密克戎變異株,分析顯示有7個進化分支,主要為BA.5.2、BF.7,分別占比63.8%和33.5%,與全國的主要優勢型別一致。未監測到BQ.1及亞型、XBB、CH.1.1系列等全球重點關注變異株。
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發生以來,按照國家部署,廣西一直開展新冠病毒的變異株監測工作,2022年實現所有市級疾控中心測序能力全覆蓋,建立了廣西新冠病毒序列數據庫,為早期疫情流調溯源提供了重要線索和支撐。下一步將繼續做好新冠病毒變異監測工作,對哨點醫院中的門(急)診病例、重癥病例、死亡病例以及部分特殊人群開展新冠病毒的變異監測。同時加強境外輸入新冠病毒變異株動態監測,及時預警并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
問:一季度自治區在加快推動服務業和消費提質提升方面有哪些重點舉措?
答:過去幾年,服務業發展和消費市場受疫情沖擊影響最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今年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因時因勢優化調整,居民的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得到持續恢復,從元旦和春節的情況來看,居民的消費熱情持續提升,服務業發展和消費市場保持持續復蘇。一季度,我區將重點做好三個“扎實推動”:
一是扎實推動生活服務消費有序恢復。積極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合理增加消費信貸,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讓群眾更有意愿、更有能力消費。著力擴大重點商品消費,發放購車、家電等消費補貼,持續開展汽車家電下鄉、家電以舊換新等活動。舉辦“品質消費農村行、廣西供銷大集”等活動,深入挖掘縣鄉消費潛力。大力推進“桂品出鄉”提質擴容,積極培育消費新增長點,推動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
二是扎實推動服務業加快恢復增長。緊盯重點指標、重點行業、重點地區和重大項目,堅持全面調度和“一對一”精準調度,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常態化運行服務業紓困解難機制,落實好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48條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續發力促進文化旅游、交通運輸、批零住餐、養老托育等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下達2023年自治區服務業發展專項投資計劃,支持一批生產性服務業項目建設。
三是扎實推動文旅消費回暖復蘇。落實好加快旅游業全面恢復振興若干政策措施,著力推動廣西世界旅游目的地和桂林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重點抓好一批在建重大文旅項目建設。搶抓旅游市場回暖契機,深化“秀甲天下 壯美廣西”品牌宣傳,打造長線游和入境游精品路線,持續激發文化旅游市場活力。
來源丨廣西日報-廣西云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