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柏年在制作螺螄粉。
(資料圖)
柏年鹵味螺螄粉店面。
小店位置。(手機軟件截圖)
當天現(xiàn)做的鹵味香氣四溢。
爽滑的粉配上豐富的菜,滿滿一大碗。
粉在桂林人的食譜中是一種不得不提的存在,除了桂林米粉,如今不少螺螄粉店也出現(xiàn)在桂林街頭。
在通泉巷有一家螺螄粉店,盡管開店時間不久,但老板憑借著一門傳承了40年的手藝,獲得了很多市民及游客的點贊。
★推薦理由 湯底鮮香濃郁 老板熱情好客
自從兩年前發(fā)現(xiàn)了這家店,我就成為了忠實的粉絲,隔三差五就去嗦碗粉。螺螄粉的湯底鮮香濃郁,配料給得不少,鹵味的種類很多,老板也十分熱情好客。如果是夏天去吃,我還會點一份桂花冰粉,既爽口又解辣。
——家住依仁路的莫女士
★記者探店 菜品豐富量也足
前幾天,記者來到了通泉巷,小巷并不長,但兩邊開了不少小店,“柏年鹵味螺螄粉”就是其中之一。店鋪招牌不算太起眼,但門外停得滿滿當當?shù)碾妱榆囷@示出了這家粉店的人氣。
走進店里,老板和店員正忙著招呼客人。店鋪面積不大,調(diào)料臺、桌椅都收拾得整潔利落。用餐區(qū)只能擺下3張方桌和3張長條形小桌子。聽店里的客人說,要是趕上人多的時候,很可能找不到座位。
“要二兩螺螄粉,加個炸蛋,再加一個鴨爪。”恰逢飯點,不斷有客人進店點餐。顧客點好餐后,店員一邊冒粉,一邊將青菜放進鍋里。粉冒好時,青菜也煮熟了。將粉裝進碗里,他又往里面加入了炸腐竹、酸筍、木耳絲、花生米、酸蘿卜等配料,并按照顧客的口味加入適當辣椒油。此外,顧客還可以根據(jù)喜好自行添加蔥花、香菜、紫蘇等調(diào)料。
店里的螺螄粉售價從7-10元不等,除了傳統(tǒng)的湯粉,也有近兩年比較流行的干撈螺螄粉。老板表示,干撈螺螄粉也得到了部分食客的喜歡,在炎熱的夏季里更受歡迎。
不僅是螺螄粉,店里的鹵味也非常值得一試。記者看到,鹵味種類十分豐富,包括豬腳、鴨爪、爆皮鹵蛋、鴨胗、鴨翅、豬肚、豬尾節(jié)、蜂窩肚、牛肚、豬皮等十余種,有些客人甚至是專門奔著店里的鹵味來的。除此之外,店里還有桂花冰粉、綠豆沙、蜂蜜龜苓膏等甜品出售。
在老板的推薦下,記者點了二兩原味螺螄粉,外加一份鴨爪。老板下料很足,各種配菜堆了滿滿一碗。螺螄粉湯頭十分濃郁,又香又鮮,在寒冷的天氣中喝上一口,十分滿足。米粉爽滑有韌勁,鹵制的鴨腳也非常入味。值得一提的是,粉里還加入了螺肉,吃起來更過癮。不過,店里的辣椒挺辣,客人一定要留心。
★小店故事 小小粉店“鐵粉”不少
小店老板陳柏年是柳州人,在他小時候,奶奶和姑媽就在柳州的夜市里經(jīng)營小吃攤,賣螺螄等風味小吃。等到上世紀八十年代螺螄粉在柳州興起后,攤上又賣起了螺螄粉。
“雖然十幾歲我就來了桂林,但逢年過節(jié)都會回老家。每次回去我都會在攤上幫忙,打打下手。”耳濡目染之下,陳柏年從小便學會了螺螄粉的制作方法。“后來奶奶年紀大了,姑媽接著在夜市擺了幾年就沒再做了。不過,做螺螄粉這門手藝我們家人倒是掌握了。”
盡管從小就會做螺螄粉,但陳柏年此前并未想過要開店。從學校畢業(yè)后,陳柏年一直在外地從事旅游工作,2013年回到桂林,仍然做與旅游相關(guān)的工作。3年前,陳柏年萌生了開螺螄粉店的想法。
他告訴記者,2020年時,桂林的螺螄粉店并不算多。“螺螄粉也是廣西的特色美食之一,本地人和不少外地人都愛吃,而我的親戚朋友都挺認可我的手藝,我就想著不妨開家店。”
開店后,陳柏年一直親力親為地打理。他表示,在柳州,螺螄粉店提供的鹵味種類都很多,但桂林的螺螄粉店鹵味相對單調(diào)。“我之前也有做燒鹵的經(jīng)驗,所以就盡可能豐富店里的鹵味品種。”這幾年,他也根據(jù)桂林食客的口味,不斷調(diào)整店里鹵味的種類。
據(jù)介紹,“柏年鹵味螺螄粉”的營業(yè)時間為上午10點至晚上8點。每天早上6點,陳柏年就要前往菜市采購食材。他表示,為了保證食材的新鮮和良好的口感,鹵味都是當天現(xiàn)做的,絕不賣隔夜食物。
“豬腳、鴨爪、豬肚等原料買回來之后要清洗、焯水、鹵制。食材不同,鹵制的時間也不同,準備工作做完要差不多3小時,所以我們每天10點才開始營業(yè)。”陳柏年說,午飯和晚飯時段,店里的客人都不算少,每天堂食和外賣加起來能賣出300多碗,多的時候能賣到400碗左右。3年時間里,靠著口口相傳,這家小店積累了不少“鐵粉”,有人一天吃兩頓,還要打包一份回家當宵夜,也有人慕名而來。還有一些食客因為喜歡店里的口味,跟著他學藝。
“過去幾年,這家店是我的主要收入來源,雖然做餐飲的確比較辛苦,但我會繼續(xù)做下去。得到大家的認可我很開心,也希望能一直安穩(wěn)地經(jīng)營下去。”陳柏年說。
記者唐霽云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