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全市體育工作會議
暨全民健身工作局際聯席會議提出
實施“體育基礎建設年”
加快建設體育強市
本報訊(記者周文俊 通訊員陽馨瑩)記者從2月20日下午召開的2023年全市體育工作會議暨全民健身工作局際聯席會議上獲悉,今年我市將啟動實施“體育基礎建設年”,統籌推進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青少年體育、體育產業全面協調發展,加快建設體育強市。
會議提出,實施“體育基礎建設年”,要在群眾體育基礎建設上下功夫,力爭到2025年底前建成自治區級和市級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基地10個;完成11個體育公園、4個全民健身中心、100公里健身步道、30條為民辦實事健身路徑、20個村級籃球場建設,每萬人擁有足球場數量達0.9塊,基本建成城鎮社區“10分鐘便捷健身圈”、“15分鐘功能健身圈”和“30分鐘品質健身圈”。要實施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品牌建設工程,2023年力爭舉辦群眾體育賽事活動超過400項,恢復到疫情前辦賽水平。要大辦賽事、辦大賽事,逐步恢復資源漂流世界錦標賽、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回賽(桂林站)、桂林馬拉松賽等一批在國際國內都有一定影響力的重大賽事,全力做好2023年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桂林賽區賽事承辦工作;同時,按照“一縣一品”“一縣多品”賽事體系建設要求,今年每個縣(市、區)至少要舉辦1-2項市級以上體育賽事,培育1個以上在區內外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品牌賽事,打造國際品牌、自主品牌、特色品牌“三位一體”品牌賽事格局。要加快體育與旅游、康養、文化、農業、林業、商住、會展等產業融合發展,加強培育體育與動漫、電子競技、運動在線指導等新興產業融合,引進電競行業優秀企業落戶桂林,打造一批特色鮮明、成效明顯的體育旅游精品線路、精品賽事和示范基地,積極爭創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市,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
市委常委、副市長韓學文出席會議并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