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發經濟行業市場多大?隨著老年人口規模擴大,老年人消費能力提高,適老化產品加快推出,銀發經濟受到更多關注。
(相關資料圖)
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卻盯上了老年人的“錢包”,對老年人群的詐騙套路繁多,防不勝防,嚴重危害著老年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這些消費陷阱是如何誘導老年人的?應如何加強監管、治理亂象,幫助老年人維權?
中國消費者協會4月19日發布的《2022年養老消費調查項目研究報告》顯示,隨著中國老齡化程度加深,適老化消費環境仍需進一步提升。從增長空間來看,據工信部公布的數據顯示,預計2030年我國養老產業市場規模將超過20萬億元。從資本市場看,不少A股上市公司紛紛入場,探索多元化的養老服務新業態,持續為“銀發經濟”注入新動能。
當前,我國的養老模式以居家養老為主、社區養老、機構養老為輔。養老產業細分領域機遇空間大。據國家統計局2020年2月份發布的《養老產業統計分類(2020)》,養老產業分為養老照護服務、老年醫療衛生服務、老年社會保障、養老金融服務、養老科技和智慧養老服務、養老設施建設等12個大類。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銀發經濟行業市場運行形勢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2023銀發經濟市場現狀分析
銀發經濟又稱老年產業、老齡產業,指的是隨著社會的老齡化而產生的專門為老年人消費服務的產業。銀發經濟大致分為日用品經濟、保健品經濟和服務類經濟等。
隨著我國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群體日益龐大,并有一定的消費能力,老年消費市場加速發展,成為擴大內需的一大亮點。但同時,銀發經濟的發展依然不充分不平衡,老齡產品研發相對滯后,老年用品和相關服務的標準體系還有待完善,影響了老年群體消費潛力的進一步釋放。”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教授、消費者保護法研究中心主任蘇號朋建議,要積極營造健康有序的老年消費市場環境,規范市場經營秩序,加強執法力度,對違規違法行為堅決嚴厲懲處,針對養生保健等領域開展重點整治,提振老年人的消費信心,促進老年消費升級。
如今互聯網的普及程度大大加強,作為移動互聯網流量增長的重要群體,銀發人群展現出極大的消費意愿,并持續推動著“銀發經濟”繁榮發展。隨著他們對移動互聯網的依賴越來越強,銀發經濟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消費新勢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并提出“穩定大宗消費,推動生活服務消費恢復”。
另外,《政府工作報告》中8次出現“養老”一詞,銀發經濟無疑將會釋放更大的市場空間,如何布局線下場景,是值得我們思考的新課題。
據測算,預計“十四五”時期,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將突破3億,占比超過20%,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占比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
聯合國預計,2050年全球65歲以上人口比重將達到16%,本世紀末將達到23%。人口老齡化不僅對全球勞動力市場、投資市場和消費市場帶來重大影響,而且對社會保障、衛生保健和養老金制度的財政可持續性以及全球性的養老、醫療等資源配置帶來重大挑戰。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逐漸加深,“銀發經濟”市場空間仍然廣闊。能為老年人口提供生活保障的用品,能為老年人生活帶來便利的預制菜、便利超市、掃地機器人,以及能滿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寵物食品、寵物用品等,都有較大發展潛力。
統計顯示,2022年的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中,公安機關共破案3.9萬余起,打掉團伙4730余個,追贓挽損300余億元,共偵破養老詐騙現案2.8萬起。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老齡戰略與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方彧指出,老年人的“養老錢袋子”不僅關乎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也關乎老年人家庭的和諧,更直接影響社會的長治久安。要守護全體老年人“養老錢袋子”,既以高質量金融服務助力老年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應從增強風險防范意識、提升財富管理能力等內部因素提高老年人管理“錢袋子”的能力。
互聯網時代,加強對新業態的監管也尤為重要。特別是在直播間里,“演戲式營銷”、夸大產品功能、產品與宣傳嚴重不符等現象屢見不鮮。專家指出,一些直播間里的夸大產品功能、進行虛假宣傳等行為已經違反了相關法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提出,“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
面對廣闊市場前景,業內專家建議,擴大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精準把握老齡群體消費特點,滿足多樣化消費需求,培育規范消費市場,保障老年人消費權益。
業內人士表示,面對“銀發浪潮”,我們既要看到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挑戰,更要把握其中蘊藏的寶貴發展機遇,積極激發銀發經濟活力、拓展銀發經濟發展新空間。銀發經濟是指為滿足老年人需要的所有經濟活動的總和,包括有形的產品,如老年醫療器械、保健品等。
“想要進一步激活老年人消費市場,推動銀發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破除目前存在的針對老年消費者的違法亂象將是重要的一步。”郝作成說,應積極擴大老年用品有效供給,加強養老服務和老年產品質量監管,進一步促進老年消費升級,讓老年人放心消費。
銀發經濟行業市場前景分析
從近兩年全國消協組織發布的受理投訴情況來看,老年人消費投訴熱點主要集中在健康、助老養老、日常生活等方面,養生保健品等是老年人最容易上當的領域。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法學院副教授張麗云認為,老年人由于年齡偏大,對老年用品的辨識能力下降。而且老年人到了一定年齡之后,身體每況愈下,會出現各種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容易產生病急亂投醫的心理。所以,利益驅使下,一些無良商家、不法分子做出坑騙老年人的行為。
老年人口規模增加,老年人消費需求和消費能力提升,為銀發經濟帶來巨大發展潛力。然而,在適老化產品和服務快速擴大的大市場中,一些不法分子也跳出來,抓住老年人的需求特點,以名不副實的產品、夸大其詞的宣傳俘獲了老年人的“錢包”。
《“十四五”健康老齡化規劃》顯示,“十四五”時期,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將超過20%。《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明確提出“發展銀發經濟,推動公共設施適老化改造,開發適老化技術和產品”。
“十四五”期間,我國將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老齡社會的到來,無疑將催生體量龐大的銀發經濟,為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住建部數據顯示,由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帶來的直接市場份額將達3萬億元。
與年輕人更心儀外觀酷炫、功能豐富的產品不同,老年人往往更關注產品的便捷性、實用性。抓住銀發經濟的新機遇、新要求,求新求變,千方百計滿足市場需求,將是眾多傳統產業企業在新發展階段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
未來,服務3~4億老年人群體的銀發經濟有望成為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從需求端看,老年群體規模的不斷上升帶來大量的照護服務和健康產品需求,養老觀念、消費能力和意愿也將提升到新的高度。
從供給側看,通過國家產業調整和升級,生產出更適合老年人的產品,將催生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從需求側看,隨著眾多國家進入老齡化社會,老齡產品不僅在國內有許多需求,在國外也有很大市場空間。
欲了解更多關于銀發經濟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銀發經濟行業市場運行形勢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