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投資者認為,因為市場對美聯儲臨近的寬松周期計價不足,美元將從去年的20年峰值進一步貶值。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根據最新的MLIV Pulse調查,在331名調查對象中,約87%的受訪者預計美聯儲將在寬松周期把利率降至3%甚至更低,40%的受訪者認為今年將進入寬松周期。這與市場定價形成鮮明對比,市場定價兩年內隱含政策利率在3.05%左右。
專業投資者不看好美元,而且空頭對美元的預期值整整比多頭低17個百分點。許多人看跌的第一個原因是美元未來收益率的預期定得太高;第二,銀行業的壓力將局限在美國,這意味著美聯儲將被迫比其他央行更鴿派。
乍看確實很奇怪,但以前也出現過其他央行不效仿美聯儲大幅降息的情況。21世紀初,美國互聯網泡沫破裂和一年后雷曼兄弟破產,美國的貨幣政策與各國央行大有不同。在貨幣政策上,美聯儲于2007年8月至2008年4月期間降息325個基點,而歐洲央行在2008年7月反其道而行之,加息25個基點,美元在雷曼事件之前的一段時間非常疲軟。
美元悲觀,問題并非只出在美國身上。投資者認為日元或人民幣升值是美元走弱的主要原因,持該觀點的人數之多令人瞠目結舌。
首先,日本央行新任行長植田和男打破了押注超寬松政策結束、日元疲軟的希望。也就是說,植田可以在日本利率市場壓力最小時取消收益率曲線控制(YCC)。日元可能因取消YCC而大幅升值,有證據表明,日本央行在政策上的小改動都能對日元產生巨大影響。
第二,花旗中國經濟意外指數在本月接近2006年以來的最高值,但2023年迄今為止,人民幣相對于貿易加權貨幣籃子僅漲約1%。這就說明,人民幣存在繼續升值的空間和可能性。
去美元化?
投資者斟酌脫離美元將引起更普遍的風險。大多受訪者認為十年內,美元在全球儲備中的占比將低于一半。
另一方面,目前仍有大量美元多頭,特別是散戶。大多看漲美元的人認為,美聯儲的利率路徑實際被低估了,判斷美元未來的方向最終仍要根據貨幣政策方向。
有趣的是,幾乎沒人提及債務上限談判失敗的風險。然而,小部分受訪者認為當下的政治環境非常尖銳,且多年來風險居高不下。即將到來的債務上限攤牌開始顯得與2011年一樣危險。當年,收益率大幅下降,而投資者的避險情緒推動美元反彈。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