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處置類金融業務風險,加強車險直銷渠道建設……3月24日,在中國人保2020年度業績發布會上,中國人民保險集團(以下簡稱“中國人保”)董事長羅熹首次面對媒體,并針對市場關注的中國人保如何突圍給出了答案:推動“老人保”向“新人保”轉變,“實現跨越發展,重回行業C位”。
成績單“穩中向好”
羅熹掌舵6個月后,中國人保向市場交出成績單。2020年,中國人??傎Y產1.26萬億元,同比增長10.8%。實現保險業務收入5636億元,同比增長1.5%;利潤總額316億元,同比增長6.3%。其中,人保財險實現凈利潤208.34億元,同比增長0.6%;人保壽險實現凈利潤45.25億元,同比增長42.7%;人保健康實現凈利潤0.36億元,同比上升9.1%。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人保歸屬于公司股東凈利潤200.69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24.01億元下降10.4%。
如果按照規模保費市場占有率統計,各業務板塊的表現良莠不齊。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人保財險實現原保費收入4320.19億元,同比僅微增0.1個百分點,在財產保險市場占有率31.8%,同比下降1.4個百分點;人保壽險保費收入961.84億元,同比縮減2%,市場占有率3%,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人保健康保費收入322.5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3.9%,市場占有率1%,同比上升0.2個百分點。
對于這份成績單,中國人保界定為“穩中向好”,摩根士丹利認為符合預期。
“老人保”要變成“新人保”
去年9月,中國人保制定了2025年規劃以及2035年遠景目標。羅熹表示,2025年,要實現集團營業收入進入全球可比的保險公司前列,財險主要指標要成為全球第一。到2035年,希望營業收入能進入前三,財險所有指標要成為全球第一。
基于目前的業績表現,中國人保后續如何突圍?
羅熹表示,“新人保”將不再只簡單地做“承保+理賠”,而要增加減損和賦能的功能。其中,減損主要針對的是社會服務問題,賦能則涉及對投保人的支持問題、能力提升問題。基于此,中國人保推出42個戰略項目,解決保險的供給側能力和效率問題。“這些項目現在都已經下達了,也有團隊開始實施。”同時,中國人保對整個科技體制進行調整,對技術架構也進行調整,對基礎設施做了安排布局,在完善治理體系和企業文化上發力。
“溫暖工程”是羅熹到任后抓的重點工程之一,即要以實際行動服務人民,做有溫度的人民保險?!吨袊y行保險報》注意到,在本次業績發布會上,中國人保改變了過去機構投資者和媒體一起進行交流的方式,而是為媒體和個人投資者開設了專場。中國人保還專門將主席臺位置從臺上搬到了臺下,距離也拉近到了不足3米。
直面假保單等問題
加強風險防控,加大對類金融的處置是近兩年中國人保的重點工作之一。2020年,中國人保的信用保證保險實現保費收入52.83億元,較上年同期縮減76.8%,凈虧損51.04億元。
中國人保副董事長、總裁王廷科表示,2020年,由于受到疫情、災情和經濟增速下行周期性的影響,無論是行業還是中國人保在風險管理上都是承壓的,特別是在信用風險方面。
近期中國人保旗下的人保壽險爆出邱縣假保單事件(據媒體報道,今年1月,人保壽險的一名投保人在支取一款產品本息時,被告知無法取錢。后爆出假保單事件,涉及規模超6000萬元)。王廷科表示,針對壽險假保單風險,中國人保內部開展了專項治理,這個工作正在進行,目前依法進行資產的保全,并強化責任追究和問責。同時,他表示,針對壽險利差損風險,中國人保還在推動優化壽險產品結算假設的調整。
王廷科表示,2020年,中國人保強化底線思維,著力出清和化解存量風險,特別是嚴格控制增量風險,做到風險的可知可控。
羅熹在會上直言,中國人保不會回避問題。“去年發生的金凰案件、玖富案件以及最近的假保單案件,都反映了我們內部治理的問題。”羅熹表示,將強力推動公司治理體系的完善,搭建現代公司治理架構。
車險平穩尚需時日
作為以車險起家的保險集團,車險業務是繞不開的話題。中國人保副總裁于澤表示, 車險綜改之后,2020年10月至12月,商業車險單均保費是下降的,“車均保費2742元,同比下降了19.4%”。
于澤稱,“不管是人保財險還是行業,都應該是同比下降,而且下降的幅度不小。”他預測,2021年9月19日之后,車險同比可能會上升,但是2021年全年的增速可能還是負增長。2022年到2023年,整體的車均保費會恢復平穩狀態。
羅熹認為,車險綜改之后,之所以感覺到壓力,是因為車險是建立在財產險基礎上的,不是建立在行為險基礎上的。自動駕駛廣泛實現之后,它沒有什么財產的風險,北斗導航系統使用后,造成財產風險的可能性會降低。但是行為風險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包括駕駛人或者乘坐人風險在內,更多還是行為方面的風險。所以,車險很大程度上有可能向這個方向轉移。
基于此,人保財險目前首先加強了直銷渠道和續保團隊建設,以及線上移動端觸面建設;其次,承保端、理賠端都加強了向線上化的轉移,提升業務的線上化率,后續還將圍繞車生活建立生態圈;再次,在定價能力建設上優化了定價模型,也推行了價費聯動;最后,實施低成本戰略,充分發揮車險的規模效應。記者 仇兆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