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愛心人壽發布公告稱,該公司3家股東擬將全部或部分股權轉讓給洛陽龍鼎鋁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洛陽龍鼎鋁業”)。若此次轉讓能夠獲得監管批準,洛陽龍鼎鋁業將成為愛心人壽新的第一大股東。
成立不足4年,愛心人壽就出現股權大變動,引發業內廣泛關注。《中國銀行保險報》梳理發現,該公司已連續虧損累計超8億元。此外,公司償付能力逐年大幅下滑,當前已遠低于我國人身險公司的平均水平。
5家股東轉讓股權
公開資料顯示,愛心人壽成立于2017年6月,注冊資本17億元,共有11家股東。其中,深圳市同心投資基金股份公司、深圳市中洲置地有限公司、美大集團有限公司、信立泰等4家公司各自持股11.76%;吉林能源投資、五方天雅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天尚服裝有限公司、中投中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分別持股8.82%;多博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寶豐建企商貿有限公司、北京保險產業園等3家公司分別持股5.88%。
2月20日,該公司發布一則變更股東的公告稱,公司股東北京保險產業園擬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其持有的1億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5.88%),通過公開掛牌、電子競價方式,由洛陽龍鼎鋁業受讓股份。
3月23日,該公司再次發布變更股東公告,此次變更涉及3家股東。公告稱,公司股東深圳市同心投資基金股份公司、中投中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多博投資有限公司擬將其持有的2億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11.76%)、1.5億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8.82%)、0.7億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4.12%)轉讓給洛陽龍鼎鋁業。
上述變更股東事項待銀保監會批準后生效。若變更獲批,洛陽龍鼎鋁業將成為愛心人壽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達30.58%。北京保險產業園、深圳市同心投資基金股份公司、中投中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將退出愛心人壽股東之列,多博投資有限公司還將持有該公司1.76%的股份,成為最小股東。
此外,2020年底,吉林長春產權交易中心官網曾發布一則股權轉讓預披露公告,吉林能源投資擬轉讓其持有的愛心人壽1.5億股股份(占注冊資本的8.82%)。
5家股東轉讓股權,其中4家離場。成立不足4年,愛心人壽為何連續遭遇股東“拋棄”?對于退出原因,此前,北京保險產業園對媒體表示,一方面,目前愛心人壽的網點鋪設與布局已經逐步完善,從長久來看前景可觀,現在退出能夠獲得較好的投資收益;另一方面,愛心人壽擬啟動增資擴股,北京保險產業園閑置資金有限,若不參與增資,股權將被稀釋。
償付能力大幅下降
據了解,愛心人壽自成立以來保費規模持續擴大。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分別實現保費收入0.44億元、3.03億元和7.72億元,增幅為588%和155%。2020年全年保費收入33.13億元,同比增長329%。
但是,該公司一直處于虧損狀態。2017年-2019年公司凈利潤分別為-1.82億元、-1.87億元和-3.14億元;2020年虧損1.6億元。總體來看,愛心人壽累計虧損超8億元。
作為一家成立不足4年的人身險公司,未能盈利其實無可厚非。但是需要關注的是,該公司償付能力也在逐年大幅下滑。數據顯示,2017年公司成立時,償付能力充足率為4363%。之后不斷下降,2019年時變為347%。2020年第四季度,其核心及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已下降至184%。根據銀保監會統計數據,2020年第四季度末人身險公司的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39.60%,愛心人壽的數據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業內認為,愛心人壽的償付能力急劇下降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公司投資了需耗費大量資金的康養產業,二是與公司在銀保渠道銷售了大量兩全險、年金險有關。
愛心人壽自成立起就公開宣稱以“保險+醫療”為核心戰略,投資建設醫療機構、養老服務機構,擬打造“醫養護保”四位一體化。2018年10月,該公司出資3000萬元,全資設立愛心云醫療科技。同年11月,愛心云醫療科技以100萬元全資收購愛小心門診。2019年5月,愛心云醫療科技再度出資800萬元,成立了愛心家園。
“我們在醫療上不投三甲,只投小型社區醫療機構,養老上不投大型養老社區。”愛心人壽董事長張延苓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要用“輕資產”贏得比較優勢。
但是,目前來看,投資醫養產業的“輕資產”只是相對的,依然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據了解,愛心人壽在2020年8月向愛心云醫療科技增資6000萬元,隨即,愛心云醫療科技又向愛心家園、愛小心門診分別增資600萬元、3000萬元。由此,愛心人壽對愛心云醫療科技、愛小心門診、愛心家園增資累計達到1.54億元。
然而,這些投入還未轉化為數據可觀的保費。據了解,分紅險和年金險是愛心人壽保費收入的主要來源,健康險保費相對較少。2019年,該公司兩全險、年金險收入分別為5.18億元、1.07億元;醫療補償保險、疾病保險、護理保險分別為6657萬元、4153萬元、28.8萬元。此外,該公司保費收入前五位的產品中,有3個來自銀保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