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房文彬
2021年,面對貿易摩擦、疫情反復、物流緊張等錯綜復雜的挑戰,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保”)充分發揮金融支持實體經濟作用,努力促進外貿穩中提質。《中國銀行保險報》記者了解到,中國信保2021年全年承保金額8301.7億美元,同比(下同)增長17.9%;向企業支付賠款18.7億美元,增長3.5%;服務企業16.2萬家,增長10.2%,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政策性作用進一步彰顯。
鞏固與提升
2021年3月,商務部會同中國信保聯合印發《進一步發揮出口信用保險作用 加快商務高質量發展的通知》,這是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雙方第二次聯合印發的工作文件。次月,雙方簽署建立合作機制的框架協議,在促進外貿外資穩中提質等方面深入合作,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快推進商務高質量發展。
一年來,政策效果逐步顯現。
首先,服務小微企業不停步。2021年,中國信保舉辦第二屆小微客戶服務節,持續深化“單一窗口”合作,支持1000多家“專精特新”小微企業加快成長,全年支持小微企業出口1224.5億美元,增長23.9%;服務小微客戶13.4萬家,增長15.3%;向小微企業支付賠款8168萬美元;支持小微企業獲得保單融資219億元人民幣,增長31%。
其次,促進保單融資更有力。2021年5月,國家外匯管理局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保單融資應用場景正式上線,意味著保單融資工作邁入區塊鏈時代、外部數據生態建設邁出新步伐、中國信保數字化轉型工作取得新成效。2021年12月,中國信保承保的全球首個“ECA+日稅租賃”船舶融資項目順利落地,為擴大“小而美”船舶項目承保、促進船舶融資業務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作出有益探索。2021年,中國信保在貿易險項下為企業提供融資增信保額2213.3億元人民幣,增長22.5%。
最后,支持外貿創新顯成效。中國信保支持樂歌美國公共海外倉項目、阿聯酋義烏中國小商品城(迪拜)海外倉商貿城項目等重大海外倉項目接連落地;創新承保湖州市(織里)市場采購貿易和常熟服裝城市場采購貿易。2021年,中國信保在貿易險項下支持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和服務貿易出口分別達171.5億美元和46.1億美元,分別增長36.6%和42%。
前不久,商務部副部長任鴻斌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出口信用保險對外貿企業穩定信心、穩定預期發揮了巨大作用。
穩定而暢通
“我們處在產業鏈中游,既要考慮采購成本,也要考慮市場需求和運輸成本,上下游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忽略。”美的集團有關負責人坦言,是出口信用保險幫助企業將產業鏈優勢進一步轉為全球化優勢。
經過十多年的合作,中國信保對美的集團的支持已從保障其自身應收賬款的收匯風險,延伸到對美的集團上下游產業鏈的扶持,促進其他鏈內企業增進互信、擴大合作,共同推動產業鏈穩定發展。2021年,中國信保支持其上下游產業鏈業務超22億元人民幣,增長超120%;支持美的集團出口超過113億美元。
這只是中國信保支持企業補鏈強鏈拓鏈的一個縮影。
“中國信保以內外貿一體化、供應鏈一體化、服貿貨貿一體化等多個‘一體化’持續發力,支持企業形成核心競爭力,提升我國產業鏈供應鏈質量和水平。”據中國信保有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中國信保進一步強化統籌規劃,將產業鏈供應鏈保障行動納入公司“十四五”發展規劃,圍繞重點行業產業鏈發布承保政策措施,積極推動“內貿外貿一體化審批”“保單限額一體化審批”,持續擴大產業鏈供應鏈承保覆蓋面,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一組數據折射出出口信用保險保障產業鏈供應鏈暢通穩定的成效:2021年,中國信保支持電子信息、家電、整車/工程機械以及生物醫藥產業鏈出口達2339.2億美元,增長29.5%。與此同時,中國信保通過對產業鏈內風險的穿透式管理,有效識別、防范、化解鏈內風險,業務報損金額持續下降,業務質量不斷提升。
互利且共贏
默拉直流輸變電項目推動巴基斯坦邁入交直流混聯電網時代、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氣模塊順利起航駛向俄羅斯、中國海上風電主機設備首次進軍歐洲……2021年,海外疫情繼續蔓延,中國信保充分發揮政策性和金融性的雙重特性,將更多信用資源投入到共建“一帶一路”中,眾多項目在沿線國家遍地開花。
2021年10月27日,由中國信保承保的哈爾濱電氣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孟加拉國360MW雙燃料聯合循環電站項目出口信貸保險保單完成保險責任生效。
在中國信保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撬動下,該項目把中國優勢產能、日本充裕資金、德國先進技術與孟加拉國發展需求有效對接整合起來,在多方國際合作中實現共贏,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第三方市場合作的典范項目。
據了解,中國信保2021年全年支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和投資1699.6億美元,增長11.3%;支付賠款3億美元。
中國信保董事長宋曙光表示:“下一步,中國信保將繼續充分發揮出口信用保險作用,篤定前行,繼續書寫出口信用保險事業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