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雙碳’戰略是中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志,同時也是一項社會經濟和生態系統的根本性變革。保險資金作為長期資金、責任資金和綠色資金,在這一變革過程中,應積極主動參與綠色投資,促進‘碳中和、碳達峰’。”全國人大代表、太平洋醫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主持工作) 周燕芳表示,今年兩會上,將就鼓勵保險機構參與綠色投資提出相關建議。
在周燕芳看來,與資本市場中其他資金相比,保險資金具有長期投資、價值投資、風險管理專長的特點,資金屬性與綠色投資天然契合,滿足“雙碳”帶來的新增投融資需求,且保險機構開展綠色投資具有戰略意義。
保險資金參與綠色投資面臨三大挑戰
周燕芳表示,當前國內保險資金對綠色可持續投資的認知和實踐仍處于起步探索階段,綠色可持續投資的制度體系、規范標準、信息披露等方面仍有待完善,開展綠色投資實踐還面臨一些問題。
一是險資缺乏綠色投資行業標準。周燕芳表示,保險公司缺少對相關企業和項目綠色程度的判斷依據,在運用險資進行綠色投資時較為保守。目前僅有綠色債券取得了官方認證,其他諸如債權計劃、信托計劃等金融產品尚未明確是否具有綠色屬性,導致在選擇上述投資標的時,無法優先考慮綠色產品。保險投資的高安全性需求也使得險資投資高度注重信用風險,標的投資以固收類產品占絕對主導地位,非標的投資金融產品則主要投向交通運輸、公共事業、能源等領域,融資主體以大型央企、國企等資產質量良好、風險可控的主體為主。
二是險資綠色投資尚無國家層面的優惠政策。綠色金融項目往往具有較強的外部性,收益率較低,與保險機構的業績考核年度期間收益考核要求相悖,導致保險及保險資管企業受鼓舞力度不足等。近年來,部分地方政府為金融機構助力綠色金融提供了相應的財政補貼,擴大綠色金融發展理念的覆蓋面。但從全國范圍來看,尚未出臺統一的補助及優惠政策,導致綠色投資的外部性難以內生化,保險企業作為盈利性金融機構選擇投資標的時需權衡利潤收入與社會責任。
三是綠色投資信息披露不充分。綠色投資涉及到環境、社會和治理三個維度,信息范圍廣,數據指標眾多。相比于其他國家,我國現有數據信息不足,特別是缺乏定量及可比性,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數據庫對于險資綠色投資的參考性。
鼓勵險資參與綠色投資的五點建議
針對保險資金參與綠色投資面臨的挑戰和問題,周燕芳提出了五點建議:
一是出臺降低資本占用激勵措施?!半p碳”背景下,新興優質綠色資產往往面臨估值較高的問題。保險機構作為長期價值投資者,在對相關資產進行配置時往往會比較謹慎。建議針對綠色投資,尤其是綠色股權投資,在設定資本占用系數應該有政策鼓勵的體現。
二是出臺增加稅收優惠激勵措施。通過稅收優惠政策能夠提高綠色資產稅后收益,激勵機構投資者加大配置,也有助于降低綠色項目融資成本,助力經濟綠色轉型。
三是建立綠色企業的相關標準和公共綠色投融資數據平臺。建議盡快制定綠色企業的相關標準,建立公共綠色投融資數據平臺,完善綠色評級和認證。例如,單位營業收入碳排放指標、單位產能的能耗標準等,企業根據官方標準判斷是否符合綠色要求,并在官方網站自行披露。鼓勵政府、企業優先租賃綠色建筑。針對國內上市公司,強化ESG相關信息披露,提高投資透明度,打破由于信息不對稱所導致的綠色投融資瓶頸。
四是制定保險資金負責任投資原則及綠色投資評價標準。積極探索擬定保險資金負責任投資原則及綠色投資評價標準,對已公開的《中國證監會關于支持綠色債券發展的指導意見》、《綠色信貸指引》、《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等行業綠色標準進行合理性改造,在投資標的對環保、低碳、循環的貢獻要求,綠色投資產品的持倉要求和持倉比例等方面做出具體性規定,形成規范的保險業綠色投資標準。
五是制定保險資金實施“雙碳”戰略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在國家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戰略指引下,制定保險資金“雙碳”戰略,明確保險資金實現“雙碳”發展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充分發揮保險資金的長期資金、責任資金、綠色資金的屬性,爭取率先實現保險資金的“雙碳”目標,以適應綠色發展和服務“雙碳”戰略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