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股五大上市險企2022年前8月保費數據交齊,統計看來,合計攬入保費1.91萬億元,同比增長4.04%。5家壽險公司前8月保費四升一降,其中平安壽險保費仍處于負增長,而從8月單月數據來看,則整體出現保費的收縮承壓,除中國人壽(601628)外,其余4家保費均出現同比收縮,較7月明顯下滑。業內分析,或主要因前期承保業務質量不佳導致繼續率下滑的影響。財險方面,3家財險公司前8月保費仍保持快速增長,尤其在汽車銷量高景氣度推動下,車險保費8月表現進一步企穩。
壽險公司前8月保費四升一降,單月保費集體承壓
壽險公司中,中國人壽在前8月收入保費5054億元,同比微增0.22%,太保壽險保費收入1729.56億元,同比增幅為3.95%;新華保險(601336)保費收入1211億元,同比增約1.82%。
(資料圖片)
人保壽險前8月保費增速排在壽險公司首位,達到7.32%,攬入保費782.83億元。其中,長險首年保費同比增長22.4%后達到375.1億元,主要依靠躉交保費拉動,同期長險躉交保費收入218.3億元,同比增約49.1%,長險期交首年保費則有1.9個百分點的收縮。平安壽險前8月保費則仍處于負增長,同比下滑約2.5個百分點,收入保費3237. 5億元。
從8月單月保費表現來看,除中國人壽保費收入實現正增長外,其余4家險企保費則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縮,國泰君安(601211)證券預計主要為前期承保業務質量不佳導致繼續率下滑的影響。
具體來看,中國人壽8月保費實現1.1個百分點的上行。中信建投(601066)分析,中國人壽的的主力客群與平安、友邦中國相比,相對偏下沉市場,在本輪經濟波動下,該類客群對儲蓄險需求提升,結合2022年上半年各渠道保費及價值率看,預計中國人壽個險、銀保渠道預計均為儲蓄類產品。但儲蓄類產品大幅擴容仍將帶來一定的增長瓶頸、且有高基數等影響。
近期升級重疾險的新華保險,8月保費收入同比收縮1.2%,其在7月的保費增幅3.1%。平安壽險單月保費同比-3.5%,中信建投提出,平安8月保費同比收縮幅度較7月的-4.3%有所收窄,預計主要與守護百分百系列重疾險產品升級有關。“新版本較過往版本實行了較好的業務推動,從產品本身看,起保點較同類重疾較低、具備返本性質,對于收入逐步恢復的客戶而言是性價比較高的產品選擇。隨著經濟的逐步恢復,客戶的支付能力將有所回暖,而一線城市80-90 后年輕、高素質群體對重疾險的需求仍有較高的需求,我們對重疾險市場的恢復依然看好。”
太保壽險單月保費出現了11.7%的降幅。券商提出太保壽險目前正處于全面改革以來的第一年,預計業績仍有一定承壓,但將呈現邊際向好態勢。且核心人力正穩步提升,低基數下業績有望快速回暖。
人保壽險則出現了50.8%的大幅縮減。其中,人保壽險8月單月首年期交保費同比下滑4.5%,躉交保費減少8億元,國泰君安證券認為,保費下滑是個別業務承保不成功導致的一次性負貢獻;期交續期同比下滑23%,業務質量承壓。申銀萬國證券則認為主要是因為壽險部分保費口徑重述使得當月新單為負,影響保費增長。
產險公司保持高速增長,汽車銷量高景氣度推動車險較快增長
財險方面,平安產險和太保產險前8月保費收入同比增幅均超過10%,分別為11.57%、12.18%,分別實現保費1953.5億元、1179.86億元。
人保財險前8月保費收入3402.47億元,同比增約9.82%,其中車險保費收入1720.55億元,同比增約7.2%,汽車銷量的高景氣度同時推動車險較快增長。申銀萬國證券指出,人保財險車險業務5-8 月單月增速走高,依次為1%、8.8%、8.4%、9.2%,主要得益于購置稅優惠和地方促進消費政策推動8 月新車銷量同比增長32%,其中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增長107%。預計隨汽車銷量增長及新能源車滲透率提升,全年累計增速將回升至8%。
非車方面,人保財險非車險業務前8月保費同比增長約12.6%,其中,意外傷害及健康險保費保費收入742.75億元,同比增幅達到14.3%,人保財險第三大險種農險業務仍保持快速增長,前8月實現保費收入421.17億元,同比增約21.9%,但受到承保節奏影響,單月保費同比下滑約0.5%。此外,基于此前的低基數,信用保證險保費收入同比增幅達到126.9%,但體量整體較小,收入保費34.81億元。
基于前8月保費表現,海通證券(600837)在研報中提出,“人保財險單月保費整體維持較快增長并且業務質地較好,車險業務中低賠付率的家自車占比較高、渠道費率可控,因此我們認為行業龍頭盈利空間遠超中小險企,其競爭優勢在改革下半場將愈發凸顯。”
保險股8月以來集體回暖,權益市場波動或使投資端承壓
8月以來,A股五大上市險企股價表現逐步企穩,9月13日,中國人壽股價沖至年內高點32.09元;中國平安(601318)在8月10日探底于40.36元后逐步回暖,9月15日報收于45.09元,但在9月16日大盤影響下,出現2.57%的跌幅,報收于43.93元。
中國太保(601601)9月16日股價在下跌2.02%后報收于20.88元,較8月初的20.11元上調3.8個百分點。中國人保(601319)在今日報收于5.04元,較8月4.66元的開盤價上調8.15%。此外,新華保險9月16日當日出現4.68個百分點的跌幅,領跌保險股,但較8月初的開盤價仍有回暖。
展望后市,業務端,業內對上市險企新業務價值表現作出預計,上海申銀萬國證券認為儲蓄險需求旺盛,疊加養老與重疾險的溫和增長,NBV增長將至。
國泰君安證券提出,2022 年上半年歷經價值高基數及行業深度轉型帶來的階段性壓力,NBV 深度承壓。考慮到下半年各家基數普遍低于上半年,預計下半年NBV 負增長幅度有所收窄。
“展望2023 年,我們認為階段性供需匹配將帶來開門紅回暖,一方面在市場大幅波動環境下客戶風險偏好較低,對具有確定性收益的保險理財需求較為旺盛;另一方面保險公司在監管產品信披政策趨嚴的背景下預計加大營銷推動力度,帶來新單和價值回暖。”
投資端方面,中信建投一方面提出,宏觀經濟向好趨勢不變,長端利率筑底明顯、帶動險企投資端收益增厚。截止9 月15 日,10 年期國債2.6625%,較月初+4.0bps、較年初-11.29bps,雖然長端利率仍有壓力、但整體呈現恢復態勢。
另一方面,權益市場波動趨緩,地產類投資風險逐步釋緩,險企權益類資產收益率預計震蕩向好。截止9月15日,滬深300 指數較月初-1.19%、較年初-18.17%,呈現邊際收窄態勢。地產政策釋放向好信號、舒緩險企地產類風險壓力。整體來看,險企投資端估值亦將逐步恢復。
上海申銀萬國證券的觀點是,“權益市場波動或使投資端承壓,750均線下行放緩準備金計提壓力邊際緩釋。權益市場7月以來仍有下行壓力。截至9月15日收盤,上證綜指和滬深300較6月末分別下跌5.85%和10.21%,或對權益投資產生負面影響,進而拖累利潤;10 年期國債收益率收于2.66%,雖在低位震蕩,但750 天國債收益率曲線下行速度放緩,其中10 年期國債750 日均線下行9.75bp,同比降幅收窄4.54bp,準備金計提壓力有所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