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性極強的人身險,不時傳出理賠糾紛、誤導糾紛。這在很大程度上被歸咎于產品銷售不規范、信息披露不透明。因此,在透明度上,監管費了不少心思。
2022年2月,銀保監會就下發《人身保險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和《長期人身保險產品信息披露規則》兩份征求意見稿。2022年11月,《人身保險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正式發布。2023年1月4日,《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險產品信息披露規則》也正式落地。
(資料圖片)
這一《規則》,要求相關人身險產品信披事無巨細,其中對分紅險與萬能險影響最大,要求調低演示利率水平,以此適應市場利率水平走低的新形勢,對于保險行業和消費市場算是雙向保護,一方面有利于引導行業關注自身利差損風險,另一方面也合理引導保險消費者的預期。
最值得關注的是,在信披中,保險公司公示分紅險的細利實現率,這在行業是首次。這也倒逼行業在做紅利演示時要更為理性,以免產生誤導行為,從某種程度上來保障保險消費者的知情權。
我們先了解一下關于人身險產品信披的相關報道和分析。
2022年2月10日
人身險信披要全透明,萬能險演示利率設限4%!理財險吸金再降溫?
2022年11月17日
人身險產品透明化:費率與現金價值要公開!防范哪些痼疾再滋生?
這次關于《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險產品信息披露規則》與《人身保險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一脈相承,只不過對各類產品信披內容更為細劃。
依據《規則》,銀保監會要求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險產品均應制定產品說明書,既包括普通型人身險產品,也包括分紅險、萬能險和投連險。保險公司按照保險產品的設計類型,對產品宣傳材料、保障水平、利益演示等內容進行詳細披露,充分揭示產品的長期屬性和各類風險特征,并明示交費方式、退保損失等產品關鍵內容。很多內容,在此前的信披中也做出明確的規定,此次并沒有很大的變化,以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防范在購買投保時被誤導。
同時,《規則》也要求保險公司銷售普通型、分紅型、萬能型、投資連結型保險產品,不得與銀行儲蓄、銀行理財、基金、國債等進行收益簡單比較,也不得對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及社會公眾進行誤導宣傳。
在分紅險產品演示保單利益時,規則提出,應當采用保證利益演示和紅利利益演示兩檔演示產品未來的利益給付,用于利益演示的利差水平分別不得高于0、4.5%減去產品預定利率。以此來看,此前一直延用的高、中、低三檔演示利率已被禁止,且未來保險公司在做利益演示時,也被要求低演示利率水平。利益演示時,不得披露用于演示的分紅型保險產品的投資回報率。
接下來,各保險公司在投保各環節都將做出調整,調整的內容包括產品說明、利益演示、建議書系統、在線展業系統。
值得關注的是,《規則》首次提出要求保險公司披露分紅實現率指標。監管部門解釋,要求保險公司披露分紅型產品的紅利實現率,有助于提升分紅型保險的透明度,切實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關于分紅實現率的披露,在香港、臺灣等地區較為常見。
具體來看,保險公司應當于每年分紅方案宣告后15個工作日內,在官網披露分紅險的紅利實現率。如果采用現金紅利分配方式,則披露現金紅利實現率;如果采用增額紅利分配方式,則披露增額紅利實現率和終了紅利實現率。
現金紅利實現率=實際派發的現金紅利金額/紅利利益演示的現金紅利金額
增額紅利實現率=實際派發的紅利保額/紅利利益演示的紅利保額
終了紅利實現率=實際派發的終了紅利金額/紅利利益演示的終了紅利金額
保險公司在計算各產品紅利實現率時,以4.5%減去產品預定利率為利益演示基礎,不得向公眾披露或者宣傳分紅型保險產品的經營成果或者分紅水平。
與分紅險類似,依據《規則》,保險公司對萬能險演示保單利益時,也是采取兩檔演示,包括最低保證利益演示和萬能結息利益演示,用于利益演示的假設結算利率分別不得高于最低保證利率和4%。
關于投連險的演示保單利益,也采用樂觀、中性、不利三檔情景演示產品未來的利益給付,用于利益演示的假設投資回報率分別不得高于6%、3.5%和1%。
- 了解詳情,請閱讀原文 -
長按關注,精彩呈現
長按關注,隨時溝通
投稿有酬·爆料必謝
Azhihuibao@163.com
一周回顧
復盤2022⑨中國太保(601601)“五大關鍵詞”,再現新30年全速起航!
18家險企新年flag,2023年要這么干!
中國保險鼎峰108將,開啟2023序章(視頻)
新年獻詞|2023啟封:非常之觀,常在于“險”!
復盤2022⑧十大保險關鍵詞,紀念不平凡的2022
中國保險營銷30年① 金愛麗:視保險為信仰,借大愛傳溫暖!
復盤2022⑦險企股權掛牌轉讓:年底沖關遇冷,資本難有問津!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A智慧保。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