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寶,一名不只懂保險的理財博主
前兩天在文章結合一些事探討了下未來我們這代人的養老狀況,留言區還挺熱鬧的。
除了吐槽抱怨的、苦中作樂的、插科打諢的,還有下面這種盛行的解構主義
(資料圖)
想看更多精彩留言,
戳藍色字《延遲退休,只是前菜》
放了50條上墻,但無奈被ban掉了不少,我只能對審核員說:理解
今天算是對上篇文章做個延伸, 結合養老問題和逐漸盛行的解構主義,說說現階段我們該怎么搞。
畢竟解不解構,都要面對現實,提前為養老做準備。
……
其實養老,說白了要解決的就是不工作但還要花錢的問題。
怎么辦呢?
無非就那三大支柱:
1)國家的職工養老保險
2)企業或職業年金
3)個人養老儲蓄
其中,前兩個基本沒啥選擇,因為職工養老的規則是國家說了算。
他說什么時候發就什么時候發,他說發多少那就是發多少,我們只有「交或不交」兩種選擇。
企業/職業年金,看命。
碰上好單位就有,碰不上就沒有,占比還不到1%。
最后我們個人能把控的就只有個人養老儲蓄,說白了就是「靠自己」理財。
存錢也好、投股票也好、買商業養老保險也罷,自覺準備、自負盈虧。
而在這個領域中,我能做的就是給大家推薦一些高性價比的商業保險,補充職工養老的不足。
就像我們都知道單靠醫保兜不住疾病風險,就要買些這樣那樣的商業健康險進行補充。
說到這個,之前一直推薦的就兩類產品,
一個是增額終身壽,類似大號的銀行存款,前面鎖定7-10年后即可自由提取。
保本保息,能鎖定不錯的復利收益,同時還比較靈活。
可以讓賬戶利滾利到60來歲,等養老金不夠花了,從里面一點點取著花。
另一個是純純的養老保險,用法跟職工養老類似。
年輕的時候交錢,約定好從55、60或65歲開始,按月或按年領錢,金額固定。
只不過,它不會耍賴皮隨便延遲領取時間,說好是什么時候開始領,就是什么時候開始領
比如我買的那個光明一生,以30歲男為例,每年3.4萬交30年,從60歲開始領的話,每年能領10萬+,至死方休。
很多人糾結啊糾結,因為既想要增額壽的靈活,擔心過個十來年有大額開支,還想用上這筆“存款”,
同時又想要養老年金的“永續現金流”,未來不管活到80歲還是100歲,都能有得領。
畢竟預期壽命越來越長…
怎么辦呢?
之前是,預算寬裕的可以兩個都買,預算緊張的,只能自己做好取舍,二選一。
但問題是,大多數人都屬于預算緊張的那類
現在好了,有個公司做了一款神產品,如意鑫享,結合了兩種產品的特點,二合一了。
簡單來說,買了這個年金險,前期如果需要用錢,可以像增額壽一樣提取里面的錢。
如果前期要是沒用上,又或者沒用完的話,這個年金險還可以繼續留著。
等到了約定好的年齡,比如60歲,每年固定領錢。
做了個表格——
30歲男,每年交10萬,交10年,60歲開始,每年能領9萬,至死方休。
那同樣的繳費情況,光明慧選能領多少呢?
14萬/年。
看到這肯定有人想說:這也差太遠了吧
是,單從領取的年金看,差距是不少,但要注意兩個問題——
一是光明慧選一旦領取夠20年,現金價值就歸零。
換句話來說,領滿20年后人走了,沒有額外的賠償。
而如意鑫享,現金價值不會有歸0一說,領取到某年去世了,還能額外再領一筆錢。
記住這個差異,關乎我們后續如何計算收益
二是如意鑫享提供了普通養老年金難以匹敵的靈活性,持有8~10年后,無論哪一年終止整個保單,收益都不差。
手動爆算了一波收益率:
很明顯,前期如果是買純年金,萬一急用錢被迫退保,很不劃算。
但如果是買如意鑫享,很快就能達到一個不錯的復利平臺,哪怕急用錢被迫退保,也還有賺。
而如果把它當年金使用,不管哪年去世,如意鑫享的綜合收益也都很能打。
所以在我看來,如意鑫享就是個披著年金險外衣的增額終身壽。
另外,它還有一些小亮點,
比如可以設置第二投保人,
比如可以附加保底利率為3%的萬能賬戶,
比如當增額壽用,減保規則同類最優,沒比例限制…
總而言之,絕了
……
當然,反過來說,如果你需求很明確,就想要增額壽或就想要養老年金的話,如意鑫享不一定合適。
比如把它當增額看的話,跟現階段最能打的樂享年年(增多多3號)比——
差了一丟丟。
不過這個水平也能排在增額壽的前幾名了。
如果把它當純年金看待呢?
跟之前說的一樣,如意鑫享很多收益都堆積在現金價值里面,要去世或退保才能領取,導致每年領取的金額相對少一些。
因此,如果就是為了自己活著的時候能多領些錢過得舒服一點,光明慧選更好。
另外,光明慧選還有一個隱藏優勢是,光大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很成熟的養老社區可以對接。
買夠一定金額,光大能夠提供一個保證入住權,避免未來老人太多,住不進去養老院。
所以,如意鑫享好不好,還得看你的需求。
我個人認為,養老儲蓄是一個長達數十年的投資,時間一長變數就多。
對于大多數人,選這種折中型的產品會更好
ok,不同的性別,不同的年齡,算出來的收益和年金領取金額都不一樣。
這玩意兒入門了就很簡單,沒入門看起來就像天書,建議還是約顧問一對一講解規劃吧。
本文版權屬于《荔枝保》微信公眾號(lgbaoxian),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及二次修改。
轉載或合作請聯系dukept@126.com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小寶精選保險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荔枝保。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