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中國太保2022年度業績發布會在上海和深圳同步舉行,中國太保管理層針對壽險轉型進展、今年險資資產配置重點、新會計準則對保險公司的影響等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壽險轉型基本符合預期 最大挑戰來自時間約束
在談及壽險轉型時,中國太保壽險總經理蔡強表示,推行“長航行動”18個月以來,壽險轉型基本上來說符合管理層預期的效果。下一步,太保壽險將進一步深化組織轉型,釋放各級機構能動性,推進外勤職業化、專業化、數字化轉型,讓內勤人員專業性得到進一步提升。
太保壽險董事長潘艷紅認為,壽險經過去年一年多的轉型,各項成效正在顯現,過程非常不容易,不管是外部環境的挑戰還是疫情的影響,都給轉型帶來了較大的困難,過程中大家也有過焦慮、擔心和痛苦。
不過她也表示“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了,今年一季度以來各項指標也呈現出向好的態勢。在壽險轉型過程中,最大的困難和挑戰在于時間約束,希望能夠有更充裕時間來推進壽險轉型落地。”
就未來壽險產品發展重點,中國太保財務負責人兼總精算師張遠瀚說:“從產品設計角度來看,增額終身壽險是一款比較好的產品,但隨著未來利率持續下行,應根據不同的利率水平考慮不同的保險產品形態,采用分紅險來設計增額終身壽險會更好。”
長久期利率債仍然是資產配置主要方向
對于今年資產配置重點,中國太保資產總經理余榮權表示,將重點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資產負債久期的匹配管理。余榮權稱,長久期利率債仍然是主要配置方向,具有壓艙石作用,將根據市場形勢把握好長久期利率債的配置時機和節奏。二是在權益方面,今年重點考慮波動性和長期收益性的平衡。三是逐步拓展投資的范圍,逐步增加一些新型基礎設施項目、資產證券化和另類投資的配置,作為長久期資產的有效補充。
余榮權還指出,太保會做好兩個方向的配置,一是增配高股息、業績穩定的行業龍頭組合,長期持有以獲得較高的股息收益和穩定的業績增長帶來的回報。二是布局符合經濟高質量發展戰略方向的成長優質公司,包括消費服務、醫療健康、綠色經濟、數字經濟、專精特新、能源安全和產業鏈安全等方向。
同時,針對近期國際金融市場上由硅谷銀行等引發的風險事件導致市場恐慌情緒升溫,中國太保總裁傅帆回應稱,中國太保及時進行了風險排查,“從目前投資領域來看,沒有涉及這些金融機構的風險敞口。”
新會計準則的實施不會改變公司的經營目標
對于新會計準則會對保險公司的財務報表及經營產生怎樣的影響?中國太保管理層對這一話題進行回應。
中國太保財務負責人兼總精算師張遠瀚表示,在新會計準則下,預期保費收入會有明顯下降,利潤和凈資產的不確定性將加強。
張遠瀚詳稱,在保險收入方面,產壽險的影響將會不同。在壽險業務中,和現行會計準則不同,新會計準則下,保險服務收入的確認首先需要剔除投資合同成分,并在合同期限內逐步確認,因此保險服務收入將有較大下降;而產險由于短期合同較多,因此保費下降的影響相對較小。
同時,中國太保總裁傅帆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我們認為新準則的實施不會改變公司的經營目標,我們將繼續追求業務價值和股東權益的持續穩定增長。同時新準則的實施也不會改變公司的經營策略,因為我們的經營策略取決于市場的需求,取決于我們的產品、市場、運營等環節構成的核心競爭力,以及價值取向,所以我們會繼續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建立適應新準則的績效管理、資產負債管理和運營管理,實現新舊準則平穩的切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