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購買《保險新時代2022》
(相關資料圖)
昨日文章《保費增速越高越危險?73家壽險公司保險業務收入大排行,這些險企仍在“狂飆”》,我們回顧了壽險公司2022年保險業務收入,今天則將目光對準財產險公司。
相較于壽險市場的復雜變化,“馬太效應”明顯的財產險市場格局變化往往較小,第一梯隊、第二梯隊以及其他險企,長時間秩序井然,只有很少的破局者能順利向上突破,例如依靠國壽集團的國壽財險,依靠互聯網渠道的眾安在線。
不過,縱觀2022年財產險公司保險業務收入,有了新的“驚喜”:規模超百億險企相較上年再增3家,合計達到16家!國元農險、紫金財險、泰康在線為2022年新晉百億險企。(完整數據表格詳見文末)
近期,保險公司陸續披露2022年報,據『慧保天下』統計,截至5月24日,共有83家財險公司披露了年報,目前,天安財險、易安財險2家公司未披露年報。這其中,易安財險已獲批更名為深圳比亞迪(002594)財險,天安財險的最新風險處置進展仍未出爐。
據『慧保天下』統計,2022年,83家財險公司保險業務合計收入1.48萬億元,同比增長8.65%,增速遠超壽險公司,成為拉動行業整體保險業務增長的重要動力。
01
財險老三家保險業務收入占比近65%,百億規模險企再擴容,較上年新增3家
整體來看,財險“老三家”保險業務收入依然保持穩定增長,三家合計收入9577.32億元,同比增長9.59%,在83家財險公司保險業務收入占比64.66%。
其中,人保財險保險業務收入4875.33億元,同比增長8.45%;平安產險保險業務收入2980.74億元,同比增長10.35%;太保產險保險業務收入1721.25億元,同比增11.6%。
第二梯隊中,國壽財險、中華聯合財險、大地財險、太平財險、陽光財險保險業務規模均未突破千億。其中,國壽財險保險業務收入983.43億元,在二梯隊中排名第一,其次是中華聯合財險,其保險業務收入603.43億元;大地財險保險業務收入463.61億元;陽光財險404.45億元;太平財險保險業務收入286.6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以百億為界,2022年,保險業務收入破百億公司數量有了“顯著增加”,從2021年的13家,增至2022年的16家,凈增長3家。
除去上述老三家及5家二梯隊險企,保險業務規模破百億的險企還包括眾安在線、華安財險、英大財險、國任財險、永安財險、國元農險、紫金財險、泰康在線8家公司,其中,國元農險、紫金財險、泰康在線為2022年新晉百億險企。
其余險企中,26家險企保險業務收入在20-100億元之間;41家公司保險業務收入不足20億元,其中,廣東能源、太平科技、日本興亞、久隆財險、陽光信保、安達保險、安心財險保險業務收入甚至不足1億元。
02
“老三家”業務增速齊漲,跑贏市場,中小險企增速普遍較低,且20家負增長
2022年是財產險行業的“大年”,增速、利潤表現均不俗,不過具體險企之間,差異仍是巨大的。
從增速來看,20家險企保險業務收入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63家險企實現不同程度上漲。
其中,2022年,財險“老三家”保險業務增速“齊漲”,且增速步調也基本一致,均超過了8%,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同比增速分別為8.45%、10.35%、11.6%。
在第二梯隊中,國壽財險、中華聯合財險、大地財險、太平財險的增速均有不同程度上漲,陽光財險成為了唯一負增長的二梯隊險企,同比負增長1.19%。
雖然63家險企實現不同程度上漲,但有多達28家險企增速卻不足10%,其中11家增速不足5%,這11家險企包括三井住友、海峽金橋、永安財險、華海財險、太平財險、安盛天平、誠泰財險、錦泰保險、利寶保險、中銀財險、北部灣財險。
同時,也有35家保險公司實現了兩位數以上增長,其中18家在10%~20%之間,14家在20%~50%之間,2家達到50%~100%,具體為合眾財險和太保安信農險,分別同比增長74.16%、56.57%。更有一家險企實現了100%以上的增長,為陽光信保,其同比增長157.14%。
可以看到,增速達到兩位數以上的險企則均多為小型險企,基數低是其增速高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與此同時,也有20家險企保險業務收入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降幅最快的為安心財險,其保險業務收入直接從2021年的3.73億元變為-0.18億元,其次是安達保險, 2022年負增長89.17%。
其余負增長30%以上的險企還包括,匯友相互、中石油專屬、富德財險、久隆財產保險。
附表(完整版)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慧保天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