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穿幾天的新大衣送洗后卻發現腰部有起球現象,消費者與商家交涉起了糾紛。經廈門市12315調解,消費者黃女士獲得500元賠償。對此,2月17日,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市場監管局發布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高檔衣物要保值精洗。
穿新衣過新年本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而廈門市海滄區消費者黃女士卻因為新衣而鬧心。原來,她的一件價值3000元的新大衣在春節期間穿了幾次,前幾天送去干洗店洗滌后,發現大衣腰部有起球現象,讓黃女士心疼不已。她找到干洗店老板要求賠償,但在賠償金額上雙方產生爭議。
交涉未果后,黃女士撥打了12315電話進行投訴。海滄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經了解得知,商家在服務單據上并未注明衣服有起球現象。經工作人員溝通,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商家同意賠償黃女士500元。
●以案說法
廈門市海滄區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表示,近期南方連續陰雨天氣,很多人送洗大衣、羽絨服等,干洗糾紛時有發生。但目前服裝的材質多種多樣,對洗滌的要求各不相同,洗染糾紛賠償標準難協調。
根據《洗染業管理辦法》《福建省洗染行業服務糾紛調解辦法》相關規定,經營者在接收衣物時應當對衣物狀況進行認真檢驗,并向消費者開具服務單據。服務單據應包括:衣物名稱、數量、顏色、破損或缺件狀況,服務內容、價格,送取日期,保管期,雙方約定事宜,爭議解決方式等內容。洗染價值在1000元及以上的衣物,經營者應主動征得消費者同意,雙方作出書面保值精洗約定,保值精洗的費用最多不超過雙方議定衣價的5%,并與消費者約定價值金額賠償。若發生糾紛,消費者能提供有效憑證的按最高1000元折舊后進行賠償,無法提供有效憑證的按最高額的50%(即500元)折舊后進行賠償。
海滄區市場監管部門提醒廣大消費者,在接受洗染服務時,應注意選擇正規的洗滌店,對經營者開具的干洗服務憑證仔細確認后簽字,在取回衣物時當面檢查,出現問題及時向經營者提出,以免事后發生不必要的糾紛。(陳萍麗 陳恬 本報記者 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