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云南省普洱市景東彝族自治縣是普洱茶的核心產區之一,在茶產業發展中,當地通過基地建設、質量提升、品牌建設、市場拓展等多種措施,不斷推動茶產業提質增效,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眼下正是春茶采摘時節,在文井鎮丙必村長地山村民小組的茶園里,一個個茶葉嫩芽爭相冒出,村民楊光莉正請人幫忙采摘今年的第一撥鮮葉。楊光莉家一共有30余畝茶園,2015年就全部進行有機茶園改造。“沒改造之前每公斤干茶在20—30元左右,嚴格執行有機茶管理標準之后,干茶每公斤40—50元左右,比原來翻了一倍。”她說。
茶樹長出今年的第一撥新芽。景東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長地山村民小組共有75戶村民,茶葉是支柱產業。2015年以來,村里積極推進有機茶園建設和茶樹品種改良,全村2650畝茶園目前已有2500畝進行了有機轉換,有二百多畝茶園進行了品種改良,經濟效益得到進一步提升。
景東縣目前共有茶園面積26.5萬畝,包括22.78萬畝現代茶園和3.72萬畝古茶園。近年來,當地不斷推進有機茶園建設,累計申報建設有機茶園7.95萬畝,已經取得有機證書2.6萬畝。
有機生態茶園建設極大提升了茶葉的品質,但是要提高經濟效益,還離不開加工與研發。在景東縣漫灣鎮的云南某茶業有限公司,從進入車間開始,每個環節都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進行。
為提高茶葉效益,景東縣不斷推進普洱茶精深加工建設,對茶葉初制所、小作坊、茶葉精制加工廠以及茶葉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指導,向著更加規范的方向發展。同時通過品牌建設和市場拓展,有效提高茶產業的經濟效益。2022年,景東縣茶葉產量1.52萬噸,實現農業產值7.11億元。(何有剛、躍忠、楊朝虎)
來源:景東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