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4月13日上午,法國駐武漢總領事胡建誼(Jean-Yves Roux)、法國駐華大使館文化、教育與科學事務公使銜參贊裴國良(Nicolas Pillerel)一行七人訪問武漢大學,簽署“中法數字文化與遺產研究中心”合作意向書并為中心揭牌。武漢大學黨委書記黃泰巖、副校長唐其柱及信息管理學院、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文化遺產智能計算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國際交流部相關負責人出席活動。揭牌儀式由國際交流部部長李曉述主持。
黃泰巖在致辭中首先回顧了武漢大學對法合作四十余年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文化交流等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表示在中法兩國共同宣布重啟人文交流,強調加強文化遺產保護、修復和開發領域雙邊合作的良好背景下,武漢大學發揮信息管理學科優勢,匯聚文化遺產智能計算實驗室科研資源,聯合法國精英院校國立憲章學院成立的“中法數字文化與遺產研究中心”必將成為推動學校重啟全面對法合作的新契機、新動力,為中法兩國教育文化交流做出新的貢獻。
法國國立憲章學院校長米歇爾·布本尼克(Michelle Bubenicek)教授通過視頻方式向與會代表致辭,她介紹了這所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文獻學院與武漢大學近年來在數字人文、數字遺產等方面的合作。特別是,2019年法國國立憲章學院作為法方合作伙伴,在巴黎承辦了“武漢大學第四屆海外學術周”。布本尼克強調,國立憲章學院在“中法數字文化與遺產研究中心”的合作框架下,將繼續深化與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文化遺產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的深度合作,推動中法數字文化遺產的研究與利用。
胡建誼指出,文化遺產領域合作一直是法國政府優先推動的合作領域,武漢大學與法國國立憲章學院前期已開展了形式多樣、務實有效的合作,在此基礎上雙方強強聯合成立中法中心,開啟了新的合作路徑。這一舉措不僅將進一步加強雙方的合作和信任,還將極大推動兩國科教合作重啟的步伐。
裴國良在致辭中介紹:中法中心是法國駐華大使館于2022年啟動的新型合作項目,呼應日益復雜多元的學術界需求,寄予中法高校瞄準特定專業領域,著重在職業培訓、主題活動和聯合研究方面開展合作。他表示武漢大學“中法數字文化與遺產研究中心”是中國首批六家中法中心之一,該中心主題鮮明,聚焦文化與遺產并同最前沿的數字技術融合,在雙方的緊密合作下必將實現互利共贏。
“中法數字文化與遺產研究中心”負責人、信息管理學院教授王玉玨介紹了中法中心建設的前期背景,她表示在全校各類對法合作單位、期刊、學者和學生的共同推動下,中心將以“欣賞、交流、互鑒”為核心,推動中法文化在數字時代“各美其美,美美與共”,開出新的交流之花。
隨后,唐其柱與裴國良代表雙方機構簽署了關于成立“中法數字文化與遺產研究中心”的合作意向書;黃泰巖與胡建誼共同為“中法數字文化與遺產研究中心”揭牌。
揭牌儀式結束后,法方代表團還參觀了文化遺產智能計算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
據悉,為進一步推動中法人文交流及教育合作,法國駐華大使館于2022年5月啟動“中法中心”(Centre Franco-chinois)項目征集,武漢大學聯合法國國立憲章學院申報的“中法數字文化與遺產研究中心”成功從全國18個申報項目中脫穎而出,入選全國首批中法中心。(中國日報湖北記者站 周荔華/何小英 段凡)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