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在城市的運行發展中,為有效解決資源緊缺、交通擁擠、環境污染、辦事不便等難題,讓城市更加智慧、更有溫度,需要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4月20日,在第五屆中新金融峰會上,交通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任德奇在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
任德奇認為,金融是經濟的血脈,是以數字化方式高效鏈接各行各業和人民群眾的關鍵環節,也是優化資源配置、推動數字城市建設的重要力量。金融機構必須把握中國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戰略機遇期,重點發揮資金和渠道優勢,全力支持數字經濟發展。在具體操作方面,可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要加快構建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推動數字城市孕育經濟新動能。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是數字城市建設的重中之重,這就要求金融機構必須提升經營產品服務與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適配性,加快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綜合化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比如,交通銀行推出了服務科創企業的“六專機制”,創新推出了“6+1”的產品體系。到2022年末,交行科技型企業貸款占比穩步提升,貸款增速大幅高于其他類型貸款的平均增速。
二是不斷拓展金融服務的寬度,在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上展現金融新作為。交行充分發揮總部在滬的優勢,積極響應并深度參與上海市醫療付費“一件事”等重大利民工程,創新推出“先診療后付費”的惠民就醫產品,助力解決人民看病掛號就醫排隊時間長的痛點問題。“基于此類的服務拓展,讓我們深切感受到必須始終堅持金融為民本色,圍繞人民群眾吃穿住行等日常生活服務的相關痛點難點,不斷創新和強化金融服務功能,更好彰顯新時代的金融擔當。”任德奇說。
三是積極打造老百姓身邊的政務服務驛站,助力解決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一網通辦、一網統管,是以系統集成思維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抓手,也為金融機構服務人民群眾提供了渠道支撐。任德奇介紹,當前,交通銀行積極對接融入“兩張網”建設,以長三角地區為例,近3年來累計參與跨省一網通辦重點項目達到53項。交行還推出了“交政通”業務,老百姓可以到交行營業網點辦理醫保、社保、住房公積金等政務服務。同時,交行也在積極探索通過手機銀行等線上渠道提供政務服務,進一步提升老百姓辦事的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