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在發(fā)布了首款混合顯示頭顯設備后,市場開始預測該設備明年的銷量。根據研究機構Canalys的最新預測數據,由于生產的復雜性,預計Vision Pro明年的出貨量可能僅有35萬臺,不過該機構預測5年后,Vision Pro出貨可能超過上千萬臺。
這意味著Vision Pro上市首年的產量將大幅削減,這也反映出蘋果公司對擴大生產規(guī)模缺乏信心。
蘋果上個月公布了該公司有史以來的首款MR顯示設備,售價高達3500美元。這也是蘋果有史以來公布的最為復雜的一款消費電子設備,該設備也遇到成本高、產量低的挑戰(zhàn)。
(相關資料圖)
顯示屏是Vision Pro中最昂貴的組建。《金融時報》援引知情人士稱,Vision Pro的顯示器使用的是Micro OLED技術,由索尼和芯片制造商臺積電供應,但蘋果對供應商的良率不滿。對此索尼和臺積電均未回應。
研究機構Isaiah Research的分析報告則認為,Vision Pro并未對亞洲整個頭顯設備供應鏈帶來太大的推動作用,制造商的信心不高。
不過Canalys仍然看好Vision Pro的長期市場。該機構預測,五年后Vision Pro的產量可能會增加至1260萬臺,約占iPhone當前裝機量的1%;屆時Vision Pro用戶數量有望將達到2000萬,占MacBook裝機量的15%。
盡管價格昂貴,而且早期推出時給人的印象是主要針對創(chuàng)作者和企業(yè),但Vision Pro仍是一款主要面對終端消費者的設備。
Canalys分析師劉健森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鑒于產量有限,率先預訂該設備的將會是蘋果的忠實粉絲和美國的高凈值用戶,隨著Vision Pro更便宜的設備推出,該設備的銷量也有望實現低基數高增長。”
Canalys分析認為,蘋果并不期待在Vision Pro推出早期就依靠該設備盈利,而是為了展示創(chuàng)新,并打造虛擬現實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而隨著更多消費者使用這些設備,最終也有望推動蘋果更高的收入和利潤水平。
劉健森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Vision Pro的操作系統(tǒng)VisionOS可能會成為針對早期采用者的主要賣點,這就像早期iPhone在商業(yè)中的應用一樣。
“蘋果是為數不多的通過其自營商店創(chuàng)建和分發(fā)內容的智能設備供應商之一。Vision Pro作為一款生產力設備,意味著蘋果必須依靠其現有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來生成獨特的用例。”他說道。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上個月也表示:“Vision Pro的成功關鍵之一在于生態(tài),包括能否與其他蘋果硬件產品整合。”整合生態(tài)也是蘋果公司強于競爭對手的優(yōu)勢所在。
Canalys認為,蘋果還必須通過Vision Pro來解決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其他痛點。在生成式AI方面,蘋果公司似乎是目前唯一未透露任何發(fā)展規(guī)劃的美國主要科技公司。“雖然創(chuàng)建或開發(fā)虛擬世界并不是蘋果公司感興趣的事情,但虛擬現實的未來在某種程度上指向了這個方向。”劉健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