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臺灣《聯合報》12月25日發表臺灣世新大學客座教授王健壯的文章,題為《蔡英文該看看自己每日行程》。
文章稱,民進黨選舉大敗后,蔡英文突然發現,施政表現數字與民眾感受有嚴重落差。這難道是她承認,她自己成了數字領導人,離民眾很遠,沒看見民眾的感受?
文章指出,蔡英文上臺后,常拿數字自我吹噓或自我催眠。例如,2018年她出席三三企業交流會例會時曾說,失業率14年最低,外銷訂單史上最高,上市柜公司營收創歷史新高;聽起來好像是臺灣獨步全球,但她沒說的是,之所以會出現這些數據,都是拜全球經濟強勁復蘇所致。半個月后,她在講話時從經濟增長率背到失業率,并且語帶挑釁說:“如果還有人說國民黨比較會拼經濟,你要回問他,你數學好還是不好?”冷冰冰的數字,被她吹噓成熱呼呼的政績。
文章稱,蔡英文還會玩數字,活在自我編織的數字謊言中,但數字像氣泡,跟民眾的距離怎么能不遠?
但蔡英文有不服輸的個性,過去她曾認為當局推動的是進步價值的施政,但民眾卻跟不上,現在她依然認為臺灣整體表現很好,只是民眾感受不到。也就是說,民進黨之所以敗選,是敗在“數字與感受”以及“整體與個體”有所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