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俄羅斯報》網站3月1日刊登題為《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作用和分量已達到令其無法繼續置身事外的程度》的文章,作者是俄羅斯高等經濟學院教授費奧多爾·盧基揚諾夫。文章摘編如下:
中國明顯加強了外交活動。長時間的疫情防控隔離令外交工作受到制約,但防疫措施的調整并非外交活動加強的唯一原因。主要動機是,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作用和分量已達到令其無法繼續置身事外的程度。這是中國自我意識的重要轉變,如今人們關注的是,中國將為國際實踐帶來怎樣的變化。
無為而治與對立統一是中國的傳統哲學原則,同時也是展開國際活動的一種實用方式。新中國成立后一度轉向我們更為熟悉的思想和地緣政治對抗。但后來,中國與美國的關系開始正常化,中國回歸戰略平衡,這更符合中國傳統的世界觀。
中美建交符合那一時期雙方的目標,但并不意味著雙方就達成了一致與和諧。如今,美國對過去的幾十年爭論不休,哀嘆從雙邊互動中獲利的首先是中國。總體而言,北京至少在國家轉型和國際舞臺的地位變化上得到很多。中國領導人的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的戰略方針完全契合中國精神,其結果無疑證明了自身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