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韓聯社首爾3月5日報道,韓國貿易協會上海代表處5日發布的一份報告稱,經歷新冠疫情后,韓貨在華人氣下滑,少人問津。專家建議韓企進一步擴大線上營銷渠道。
韓國貿易協會上海代表處從去年12月起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對中國十大城市的1000名消費者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54.5%的受訪者對韓國商品形象給予好評,35.5%的受訪者評價不好不壞,10%給出差評。與疫情初期的2020年相比,好評比例下滑5個百分點,而差評提高6.6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回答近五年買過韓貨的消費者占比從2020年的78.7%大幅降至2022年的43.1%。同一時期,回答近五年買過韓貨的20到29歲的消費者占比從83.3%下滑到41.2%,30到39歲的消費者占比從84.8%下滑到40.4%。上海、北京的韓貨消費者比例從87%分別下滑到41.3%、40.2%,一線城市消費退潮明顯。韓產主要消費品類包括食品、美妝、服裝等,購買這些商品的消費者普遍減少,而嬰幼用品、廚具、醫藥保健品的購買經歷較之前有所增多。
報告分析稱,韓貨未能迎合疫情期間中國消費趨勢的變化。中國消費者不買韓貨的主要原因依次為商品評價不好(35.9%)、國家形象(34.6%)、競爭力不足(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