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德國《青年世界報》3月13日刊登題為《全球新秩序》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
沙特與伊朗達成協議將在兩個月內恢復外交關系,這無疑是外交杰作——此協議在伊拉克和阿曼籌備多年,于10日在北京達成。三位政府高級代表的合影將載入史冊——尤其是作為全球秩序變化的象征。在這一秩序中,華盛頓的影響力正顯著下降。最遲當沙特宣布要加入上海合作組織和金磚國家集團時,或者當去年10月“歐佩克+”在利雅得支持下決定減產而非按照拜登的意愿增加石油產量時,即使是傲慢的美國政府也應該意識到,全球秩序的變化不會對其長期合作伙伴沙特沒有影響。
沒錯,美國政府從這對死敵之間關系的緩和中看不出任何好處。這是因為,該協議不僅會使美國更難以在該地區繼續實施“分而治之”的殘酷政策,而且也可能導致越來越多的石油交易以人民幣結算——這對利雅得和德黑蘭來說已經部分成為現實。這應該會削弱美元,并使計劃中的與中國脫鉤更加困難。以色列在這一背景下公開表露出的失望遠比華盛頓的空話坦誠得多。在那里,人們希望在“正常化協議”的框架內將沙特更牢固地納入己方陣營,尤其是在政治和經濟方面,但也可能涉及在與伊朗發生軍事沖突時。如今,以色列為拉攏利雅得要付出的代價可能會大漲,尤其是因為該協議明確承諾“不干涉他國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