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校媒記者鄧欣冉(山西大同大學)/攝
“滴滴,我準備去吃飯了,讓我看看,我的飯搭子在哪里呢?”
(相關(guān)資料圖)
“誰要去圖書館學習,一起去呀!”
“你要考研嗎?那我也考,有個伴兒我心里就踏實了?”
“小新,你真不夠意思,去兼職竟然不叫我。”
“你們都戀愛了,我也得抓緊找一個,堅決不落后!”
……
當“飯搭子”“旅游搭子”“學習搭子”這種新型社交關(guān)系風靡時,似乎我們現(xiàn)在做什么都需要個“搭子”。在這種情形下,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旅游、一個人上課……甚至會顯得格格不入。但,享受獨處的時光,真的不好嗎?
中青校媒記者鄧欣冉(山西大同大學)/攝
前幾天,學妹樂樂跟我打電話吐槽她最近糟糕的人際關(guān)系。電話里的她委屈地抽泣著,可憐得讓人心疼。
“三個人的友誼,單方面地付出真的好累,這段友誼我不想再堅持下去了。”這是通話兩小時的電話里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雖然我有預感她會在這段感情里受傷,但我沒想到對她的影響竟然這么大。
中青校媒記者鄧欣冉(山西大同大學)/攝
猶記得,剛上大學的樂樂就是典型的“搭子”型選手。無論處在什么環(huán)境,她總是能快速融入并找到最舒適的相處模式。無論我什么時候見到她,她身邊總是有一堆所謂的好朋友。“我不喜歡一個人吃飯、一個人逛街,看著周圍結(jié)伴同行的人,我總是會很羨慕,熱鬧是別人的,孤獨是自己的。所以,在大學里,我一定要交到很多很多的朋友,讓孤獨感遠離我。” 樂樂這樣跟我說。
那時的我既羨慕她快速和陌生人打成一片的能力,也擔心她是因為害怕成為那個落單的人,才勉強自己去融入別人的世界,做著讓自己不自在的事情。
“我的擔心成真了。”我在電話里苦笑地回復。
中青校媒記者張瀟陽(呂梁學院)/攝
因為害怕孤獨,所以我們常常選擇“包裝”自己,讓自己變成別人喜歡的樣子;因為害怕一個人,所以被動選擇了很多無效社交;因為害怕被貼上“不合群”的標簽,所以努力在集體中刷“存在感”,渴望增強歸屬感。
我們以為一味地付出、投入總能在某一天收獲長久又真摯的友誼,卻不想換來的是一次又一次的疲憊和失落。
“如果說孤獨是一種常態(tài),那么與其被動陷入,不如去主動選擇它。”
“謝謝你學姐,我明白了。”
那天通話結(jié)束之后,樂樂像是變了一個人。退出了忙碌的社團、結(jié)束了讓她內(nèi)耗的友誼,開始習慣和自己獨處。一個人學習、一個人上課、一個人放松……
“學姐,原來享受獨處的感覺是這樣的,一個人的生活也可以很精彩。不會有等待和被等待的焦慮,不用被別人的安排影響,可以盡情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一個人也很酷。”
每顆星星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也是。所以,請勇敢地做自己吧!
中青校媒記者鄧欣冉(山西大同大學)/攝
“別人都戀愛了,我也去談戀愛的心理是正確的嗎?”和小希聊天時,我這樣問道。
“當然不對,不要為了戀愛而戀愛。”
小希說這是她在第一段戀情結(jié)束后才明白的道理。
很多人說,學生時代的戀愛單純又美好,大學時期一定要談場戀愛。所以上大學前,小希把談一場甜甜的戀愛列在“大學必須完成的幾件事”第一項。于是,開學不久后,小希就沖動地開啟了第一段戀情。
當再次談起那段戀情,小希跟我說:剛開始交往時,我們的相處模式和腦海里設(shè)想的完全一致,一起上課、吃飯、看電影,會認真為對方準備禮物、制造驚喜,不用擔心自己一個人出行不安全,也不用害怕吃飯時孤零零一個人,去哪都有人陪著。
那時的我們享受著戀愛新鮮感帶來的快樂,卻忽視了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摩擦和矛盾。當新鮮感消失時,不會“經(jīng)營”愛情的我們,讓堆積的摩擦不斷放大,成為我們繼續(xù)走下去最大的絆腳石。漸漸地,我們的關(guān)系越來越遠,最終以分手告終。
中青校媒記者鄧欣冉(山西大同大學)/攝
雖然這段感情以遺憾告終,但幸運的是,在發(fā)現(xiàn)彼此不合適時,我們沒有陷入情感內(nèi)耗中,而是選擇了及時止損。
看著在愛情路上迷茫的我,小希說:“不要因為孤獨而戀愛,不要因為感動而戀愛,更不要因為周圍的人都戀愛了而戀愛。不將就,是對愛情最大的尊重。在遇到那個真心喜歡的人之前,請不要和另一個人將就著開始。”
戀愛是一件特別美好的事,希望我們都能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遇到對的那個人。
即將畢業(yè)的茜茜學姐是別人眼中“不合群”的同學:喜歡獨來獨往、不愛講話、是群體里的小透明。
但她給我的感覺卻不是這樣的。
第一次認識茜茜學姐是在學院教師技能大賽的比賽現(xiàn)場,作為第一位上場的選手,她沒有表現(xiàn)出絲毫的緊張和焦慮,憑借清晰有趣的教學設(shè)計、落落大方的儀表儀態(tài)在眾多選手中脫穎而出,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績。在相處中,我發(fā)現(xiàn)茜茜學姐的閃光點遠遠不止這些。她的成績在班級穩(wěn)居前列,大學四年來,參加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大英賽、攝影賽等各類活動,各種獎學金拿到手軟,最后成功考上心儀的學校。
中青校媒記者鄧欣冉(山西大同大學)/攝
閑暇時,她最常去的地方是圖書館、自習室,把每天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獨自一人的背影看起來從容又利落。我曾問她,明明可以讓更多人喜歡你,為什么要讓別人覺得你“不合群”。
她說:“比起有人左右情緒的日子,我更喜歡無人問津的時光,一個人安靜自在,不用周旋于別人的情緒,也不必刻意判斷他人的心思。況且,我還有像你這樣的知心好友,可以一起談心、散步、旅游,這樣的生活狀態(tài)我很喜歡!”
在不必要的時候保持沉默,在合適的場合侃侃而談。原來,懂得獨處的人并不是真的不善于交際和表現(xiàn),相反,他們可能更容易成為人群中的焦點。
中青校媒記者張瀟陽(呂梁學院)/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