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隨著全球各個國家陸續開展新冠疫苗接種,疫情形勢逐步趨于緩和,全球經濟開始呈現復蘇態勢。世界銀行近日發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顯示,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將增長5.6%,中國經濟增速將達8.5%。
而國內經濟持續恢復的跡象從今年上半年內地和香港IPO市場的活躍程度便可窺見一斑。進入6月中下旬,四大會計事務所中的三家:德勤、安永、畢馬威也陸續發布了關于2021上半年中國內地和香港IPO市場的研究統計報告。
6月29日,畢馬威發布的《中國內地和香港IPO市場的2021年中期回顧》報告顯示,2021年上半年全球IPO市場依然活躍。募資總額和上市宗數較去年同期分別增加196%及134%。美股、港股和A股市場繼續引領全球IPO市場,募資總額達1307億美元。
其中,香港聯合交易所的IPO募資總額目前在全球五大證券交易所中排名第三,上海證券交易所隨后,二者募資總額分別達到260億美元和206億美元。
對此,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中央政策的推動下,內地股到香港上市和美國中概股到香港二次上市是保證香港IPO市場活躍的重要因素。
港股市場集資額創新高
畢馬威報告顯示,2021上半年,港交所IPO募資額達到260億美元。受市場流動性充足、流動資金雄厚和經濟逐步復蘇的推動下,以及在第二上市活動和大宗交易的支持下,香港IPO市場受到投資者需求殷切和市場氣氛暢旺的提振,隨著多家大型內地科技及物流公司在香港上市,今年上半年香港聯合交易所的募資總額創同期歷史新高。該六宗大型的內地科技和物流公司IPO共募集資金港幣1396億元,占上半年募資總額的65%。
另外,香港新上市制度今年迎來三周年。該制度允許具有同股不同權架構新經濟企業、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業以及符合資格的公司進行第二上市,為新經濟公司打造可供發展和投資的生態系統。在上半年,有13家公司根據新上市規章上市,共募集港幣1411億元,占期內募資總額的66%。
安永方面的數據統計顯示,2021年上半年香港市場預計共有45家公司首發上市,籌資額2108億港元。與去年同期相比,IPO數量減少24%,而籌資額增加127%。其中百度、嗶哩嗶哩、攜程、汽車之家4家中概股回歸香港,占前十大籌資額的38%。
2021年上半年港交所超過八成數量的新股來自中國內地,籌資額占全部籌資額的97.5%,與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上升。投資者申購新股的熱情比去年同期升高,主板平均超額認購倍數達439,較去年提升98%,上半年所有香港主板上市企業均獲得超額認購。
據港交所文件,僅6月29日一天,就有10家公司遞交上市申請書,創造年內新高。而在6月25日,港交所也披露了8家擬上市企業的招股書,其中7家在主板、1家在GEM。6月23日港交所也曾合計披露7家擬上市企業通過聆訊的招股書。這也意味著7月港股市場將迎來一波上市熱潮。
對于港股IPO企業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沈萌表示,近期港股IPO的特征是大型IPO數量多、知名企業IPO數量多,但是從IPO結構看,香港市場對中小型企業的吸引力和功能性在降低,募集資金規模和交易活躍程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富途投研團隊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投資者經驗的豐富與KOL們話語權的增強,在公開市場認購方面,定價效率將更高,上市公司在上市過程中將面臨更多因素考慮。
TMT行業持續推動市場
德勤報告統計顯示,2021年上半年香港IPO市場新經濟新股數量及融資總額雙雙增加,當中有更多消費行業新股包含新經濟元素,同時為第二上市。TMT行業在新經濟新股數量與融資額均占優,醫療及醫藥新股融資額占比減少。期內有4只未有盈利/收入的生物科技及醫藥新股上市,去年同期為3只。
TMT行業新股以1207億港元的融資額大幅超前,消費行業隨后,為497億港元。且其他大部分行業的融資規模明顯比去年同期多。其中,快手、百度、嗶哩嗶哩、聯易融帶動TMT行業明顯超前。
安永統計也顯示,上半年TMT行業位列籌資額首位,占總籌資額的54%。就IPO數量而言,生物科技與健康行業IPO數量居于首位。中概股回歸將對全年籌資額產生較大影響,獨角獸、大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與健康企業的上市勢頭將延續。
畢馬威報告也指出,內地科技公司以募資金額計繼續領先港股市場,在本季度前十大IPO中,有五家來自這類公司,分別為快手科技、百度集團、嗶哩嗶哩、攜程集團以及汽車之家。
此外,2021年上半年醫療保健及生命科學企業的上市是另一個亮點。共有12家醫療保健及生命科學公司上市,共募資港幣286億元,占募資總額的13%,位列前三大行業的第二位。而前三大行業按募集金額計,排在首位的為信息技術、媒體及電信業,占募資總額的55%,運輸、物流及其他的募資金額與醫療保健及生命科學企業占募資總額的比例數據一致,為13%。
下半年港股市場走向如何
畢馬威報告顯示,內地與海外資金雙管齊下,將香港打造為流動性充裕和多元發展的市場。受益于香港自由、開放和適應力強的資本市場,香港交易所有望在2021年躋身全球領先上市地之列。
香港交易所當前很自然成為美國上市的內地公司第二上市地,特別是內地投資者對于這些公司品牌和業務較為熟悉。鑒于先前有不少企業來港第二上市,預計會有更多相關公司參考相關做法。
此外,鑒于香港交易所繼續以秉承市場質素、保障投資者利益及保持其競爭力為發展重點,當局近日宣布將提高主板上市盈利要求,是近三十年來首次作出的舉措。隨著當局近期發表這項公布,今年下半年IPO申請步伐或會加速,但以集資金額計,香港IPO市場不會受到顯著影響。
德勤方面的預測也顯示,盡管暫時今年第二季度新股市場稍有放緩,但仍然預期2021年香港新股市場可融資超過4000億港元。
展望2021年香港IPO市場,畢馬威中國新經濟市場及生命科學主管合伙人朱雅儀表示,隨著全球社會逐漸擺脫疫情的影響及建立社會新常態,市場對能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可靠性和可及性的創新和以人為本的技術的需求將成為未來增長的關鍵驅動力。預計于未來幾個季度,包括醫療保健、生命科學、物流和供應鏈、及金融科技等新經濟板塊的新股上市活動勢頭將維持強勁。
富途投研團隊表示,由于目前資本市場機會較多,指數亦表現尚可,同時投資者對IPO市場的熱情持續高漲,目前港股上市火爆程度預計難以下滑,在過去的歷史中,IPO熱度與大盤關系更大,目前隨著上市公司數量擴容,賺錢效應層出不窮,這會使得IPO市場持續火熱,最大的變化節點則來源于市場整體熱度是否會隨著貨幣政策的變化而變化。
但同時沈萌提醒,目前全球性經濟形勢嚴峻的情況仍不容忽視,單憑政策因素人為激勵或許不具有長期性,下半年還要警惕各類經濟問題對港股市場行情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