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山東省青島市6萬余名工會志愿者將市總工會印制的數萬冊“指尖入會”宣傳折頁分發到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手中,帶動許多勞動者現場入會。這是青島市總工會推進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建會入會工作的一個新舉措。
青島市總工會于2021年8月提出“6+”建會入會模式,即頂格協調+項目清單、商協會+工會、大走訪+摸底排查、經費保障+工作項目、線上+線下、區域+共享,推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建會入會工作擴面增量。2021年,該市在新業態領域新建工會組織639個,發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會員5.1萬余人。
首先制定“頂格協調+項目清單”模式,成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維護工作領導小組,每月點對點督導工作進展情況。隨后召開全市外賣送餐企業、快遞企業建會入會座談會,通過“平臺+合作企業+鎮街聯合工會”的方式,清單制、項目化推進建會入會,確保行業覆蓋、區域兜底。
“商協會+工會”建會模式聚焦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和外賣送餐員等4類群體,先后成立了膠州市物流行業工會聯合會、城陽區快遞行業工會聯合會等。2021年以來,新業態領域新建工會聯合會17個,涵蓋會員1.7萬名。
與此同時,青島市總組成12個“大走訪”工作隊,深入區市和所有市直企業,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從業人數、行業特色等情況進行摸底,督導有關企業落實工作職責。市、區市兩級工會列入800余萬元預算用于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意外傷害保險、體檢等經費保障。在區市以下建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網上會員之家。全市工會投入2700余萬元,打造了覆蓋2300家企業、34萬名職工的67家共享職工之家,讓小微企業職工、靈活就業群體、新就業群體就近享受工會服務。(記者楊明清 張嬙 通訊員王克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