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貴州鋼繩股份有限公司主導制定的ISO 23213:2022Carbon Steel wire for beddingand seating springs《床墊及座靠墊用碳素彈簧鋼絲》國際標準在全球正式發布。這是我省主導制定的第六項國際標準,也是貴州鋼繩繼ISO 2408:2017《鋼絲繩-要求》國際標準后,主導起草的第二個國際標準。
這一國際標準的發布實施,不僅進一步提升國產床墊及座靠墊用碳素彈簧鋼絲產品的國際產業形象,增強產品國際市場競爭力,也帶動和提高貴州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的能力和水平,促使貴州企業拓寬國際視野,提升在國際標準化活動中的影響力,更好地按照國際準則參與國際競爭。
貴州鋼繩股份有限公工人正在車間查看產品情況。(貴州鋼繩供圖)
最近,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貴州大數據)秘書長曹揚正忙著為IEEE P2807.1《知識圖譜技術要求與測試評估規范》第四次電話會議做準備,這是基地參與編制的ieee知識圖譜系列標準的相關工作。
“知識圖譜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認知智能實現的基礎之一,使得突破人工智能天花板達到認知智能成為現實,讓計算機真正代替人類解決復雜問題。知識圖譜相關產品、服務及解決方案的質量保障,離不開規范化的知識圖譜評估體系。”
曹揚介紹,2019年,電子標準院牽頭成立了知識圖譜國家標準編制工作組及IEEE知識圖譜標準化工作組,聯合包括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貴州大數據)在內的多家相關企事業單位、研究院所、高校等共同推動此項工作。
在曹揚看來,大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標準的支撐,“貴州大數據要邁向高質量發展,實現數據共享,互聯互通,相關技術、數據的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標準化亟需完善。”
自2021年成立以來,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貴州大數據)發揮各成員單位在各自行業大數據領域的技術優勢,廣泛參與國際國內各類標準組織活動。目前,創新基地牽頭或參與編制了國際標準7項、國家標準17項、大數據領域貴州省地方標準70余項。
為了更好的服務高質量發展,高等院校依托不斷凸顯的技術服務、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優勢,在國際國內標準的申報立項和研制創新方面逐漸展露實力與特色,有力助推標準的國際化躍升。
2021年,貴州理工學院申報的《鎂及鎂合金中鋅含量的測定 ICP-AES法》獲批立項。目前,相關團隊正在有條不紊地開展標準的研制工作;參與研制的《鎂及鎂合金中砷含量的測定ICP-AES法》和《鎂及鎂合金中鉻含量的測定 ICP-AES法》兩項國際標準也正有序推進,計劃將于2022年頒布實施。
“檢測標準是規定相關性能參數的檢測方法和條件及數據處理方式,判斷一個產品質量的好壞,需要用檢測數據來說明,數據的準確性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貴州理工學院校長潘良明介紹,貴州理工學院相關檢測標準的發布及實施彰顯了我國在鎂及鎂合金領域的技術能力,為建立和完善中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基礎、引領性鎂合金新材料的標準體系起到積極作用。
貴州理工學院標準研制團隊工作人員在貴州省輕金屬材料制備技術重點實驗室開展相關標準研制工作。
自建校以來,貴州理工學院將工業標準研制工作作為重要任務之一,以重點實驗室為平臺,以學科建設、科研能力提升為抓手,不斷加大標準研制創新人才的培養力度,在工業標準研制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不斷積蓄力量,在國際、國內標準的申報立項和研制創新方面逐漸在國內展露實力與特色。
2018年,貴州理工學院主導研制的ISO20258:2018《鎂鋰合金中鋰含量的測定 ICP-OES法》頒布,這是第一個由貴州高校主持研制的國際標準,填補了國際上鎂鋰合金中鋰含量檢測方法標準的空缺,為生產企業和用戶提供了國際通用互認的檢測方法。2021年7月,在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工作會議上,貴州理工學院、重慶大學兩所高校被授予“鎂及鎂合金國際標準研制創新示范基地”。
“助力讓貴州標準走向世界,充分彰顯貴州高等院校的技術創新、科研能力,提升貴州國際形象和競爭力。”貴州理工學院正在用行動踐行這一使命。
國際標準作為國際貿易的“通用語言”,在提升國際貿易效率、降低合作成本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2017年,隨著ISO 2408:2017《鋼絲繩—要求》發布實施,貴州省和我國鋼絲繩行業主導修訂國際標準工作實現零的突破。截至目前,貴州已經主導制定了六項國際標準。
為持續做好國際標準化工作,貴州不斷針對企業、科研院所、行政部門等開展培訓,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導、市場驅動、社會參與、協同推進的標準化工作格局;進一步提升全社會標準化意識,充分發揮調動社會、企業、中介組織和行業協會、科研機構和政府部門在標準化工作中的作用。
圍繞貴州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如大數據、白酒、特色農產品、冶金、中藥材等優勢特色領域,鼓勵社會組織和產業技術聯盟、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李蘭松
編輯 曾帥
編審 孫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