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省地質災害防治指揮部辦公室再次下發《關于進一步強化當前地質災害防范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全面統籌、周密部署,壓實地質災害防治責任,落細落實各項措施,防范應對當前極端天氣地質災害防治各項工作,構建安全穩定地質環境,全力守護群眾生命安全。
據了解,自5月下旬以來,全省持續遭遇強降雨襲擊,防治形勢異常嚴峻。已成功避讓地質災害10起,避免人員傷亡913人。在防范工作中,共緊急避險撤離群眾7427戶,23573人。
全面統籌部署防治工作,壓實地災防災責任。
【資料圖】
各地各部門按照相關條例規定,強化風險意識和責任擔當,堅決防范重特大地質災害發生。自然資源部門負責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工作,指導協調和監督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及隱患的普查、排查、詳查。交通運輸、水利、能源、鐵路運輸企業等各級地質災害防治指揮部成員單位嚴格落實行業領域地質災害防范工作要求。
扎實做好地災滾動排查,發現危險果斷撤離。
各地各有關部門開展全地域排查隱患、全方位隱患巡查、全社會群測群防,嚴格按照汛期三查制度要求,每日做好轄區地質災害隱患點巡查及檢查記錄,細致評價隱患點變化情況,動態分析隱患發展趨勢,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應對處置。尤其要突出對鐵路公路沿線、水利樞紐、在產在建礦山、旅游景區、在建工程和人群聚集區等區域進行專項排查,及時發現隱患并納入臺賬進行動態管理。充分發揮村支兩委堡壘作用,發動基層黨員和人民群眾參與地質災害防治。接到群眾報災后,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進行核查,若發現危險采取果斷措施,立刻組織群眾轉移避險,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強化預警處置分析研判,完善臨災避險預案。
自然資源、交通運輸、水利、氣象、能源、鐵路等部門依托各行業部門技術優勢、行業優勢、人財物資源優勢,進一步建立健全會商制度及“消息樹”工程,及時發布風險預警,迅速啟動臨災避險相關處置流程。用好新型通訊方式和傳統呼叫手段,確保第一時間將預警預報信息發至地質災害點責任人、監測人和受威脅群眾。強化實戰演練,通過演練找出預案中的問題和遺漏,周密考慮臨災狀態下可能發生的各種突發情況,進一步提升臨災避險預案可操作性,制定針對性臨災避險預案。
嚴格執行值班值守制度,持續開展抽檢工作。
全省各地各部門加強值班調度,嚴格執行汛期領導及專家帶班、24小時值班制度。省、市兩級持續開展值班值守抽檢工作,重點抽查地質災害預警信息較高的市、縣域,抽查內容包括隱患點動態情況,重點抽查地質災害預警信息較高的鄉鎮或隱患點的“一體五位”人員值守等情況。對發現存在問題的將在全省范圍內進行通報批評,對因值班值守工作不到位造成嚴重后果的,將移送有關部門嚴肅追究責任。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張秀云
編輯 余昌旭
二審 王法
三審 李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