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日前,記者從安順市市場監管局獲悉,安順市特種設備檢驗所主動創新,運用大數據和互聯網+思維,以數字賦能特種設備檢驗檢測。如今,檢驗檢測報告從起草到領取,由原來的10個工作日縮短為10分鐘;今年,安順安全附件的檢驗率提升26%,為安順市特種設備用戶節省100余萬元,用“速度、溫度、準度”收獲群眾滿意度。
針對傳統檢驗檢測模式存在的檢驗報告出具周期長,檢驗方式信息化、自動化技術程度低,資源配置效率偏低,檢驗質量難以保證等問題及廣大企業、群眾訴求,安順市特種設備檢驗所聚焦高質量發展,探索把傳統檢驗模式與數字化相結合,深入研究“互聯網+特種設備檢驗”,通過梳理業務流程、數據結構,并依托“貴州省特種設備監督管理平臺”,自籌資金20余萬元開發“移動檢驗APP”,進一步優化業務辦理、檢驗報告出具、企業自助服務、檢驗數據統計等功能。
創新檢驗模式,數字賦能讓檢驗“有速度”。“移動檢驗APP”通過移動通信網絡建立移動終端、特種設備、特種設備管理系統后臺服務器之間的交互聯系,采用“人+互聯網+設備”檢驗模式,系統自動提取設備信息,一鍵生成報告、實時審核審批、報告現場打印,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快捷、高效的服務;實現特種設備檢驗自動識別、遠程管理,提升檢驗手段和水平,降低安全隱患;實現可對特種設備進行遠程、線上、在線、自動、動態、實時、互動、系統的檢驗檢測,不再局限于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顛覆傳統檢驗模式,大幅提升檢驗檢測效率。
創新數據管理,數字賦能讓結果“有準度”。通過“移動檢驗APP”,檢驗人員及管理人員可快速獲取特種設備的歷史信息、目前的運行狀況及檢驗信息,可即時把數據推送給監察機構,讓監察機構隨時掌握設備運行狀態和安全狀況,為監察機構實現快速準確管理、科學決策和有效監管提供支撐,實現特種設備風險提示、事故預警以及安全追溯;可脫離辦公室操作,隨時查詢到身邊的電梯等特種設備的詳細信息以及進行現場檢驗、測量測繪及辦公等;在進行現場錄入時,可自動核對原始信息且給予糾錯提示,精簡人為筆錄的繁瑣并提高報告準確率。
創新服務方式,數字賦能讓服務“有溫度”。“移動檢驗APP”投入使用后,現場檢驗結束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即可領取報告,不再到檢驗機構進行領取,節約了時間成本;采取網上報檢、網上繳費、電話報檢、寄遞辦、一般業務快辦、特事特辦(晚上檢驗、節假日檢驗、周末檢驗、優先檢驗)等服務企業措施,讓群眾少跑腿。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方亞麗 桂榕
編輯 江婷婷
二審 張恒新
三審 張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