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貴安綜保區獲悉,為以“貴人服務”努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貴安綜保區不斷創新園區服務管理模式,強化各方面要素保障,持續做優園區環境,做好“貴人服務”,為企業創造良好營商環境。
企業需求有回應。2022年3月,貴安綜保區企業服務全響應中心成立,按照“園區事園區辦”要求,堅持做到三個必須,即首接人員必須將姓名告訴企業、企業反饋的問題必須一次了解清楚登記在案、給企業回訪回復必須在1天內完成形成閉環,以實現企業“全流程、全要素、全周期”服務,截至2022年,該中心已辦結園區企業反映問題317個。
需求要素有保障。貴安綜保區圍繞用地、用房、用水、用電、用氣、用工、物流、稅收、金融支持、生活配套,為企業提供相關要素保障。
(資料圖)
金融方面,通過金融機構授信平臺公司,由平臺公司為企業提供融資擔保,為園區企業提供便利性、普惠性金融支持。
物流方面,通過加密黔粵物流通道公路卡班“三定”模式降低物流成本,采用運力直采、貨物集拼、到地分撥方式,按照“定時、定線、定價”原則,按照“整車+零擔”的運輸模式,提高企業物流時效,為企業節約物流成本。
用工方面,先后與清鎮職教城、貴陽信息科技學院等簽訂人才合作戰略協議,推動園區新增就業2687人,其中應屆畢業生699人、高層次人才86人。
項目服務方面,對產業項目和建設項目實行縣處級領導干部“包保”制度,加快推進項目落地,讓領導干部成為項目“操盤手”,全程參與并主導項目接洽、談判、簽約、落地、投產、達產、上規等環節,扎實做好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管理。
產業項目上,探索“園區長+企業專業”網格化服務管理模式,將園區劃分為9個區域,推行“一企一專員”,招商引資的項目由一名副縣級干部負責項目的落地建設,全面梳理企業落地8個環節、27項核心事項,建立一企一清單,推動項目從立項、企業注冊、海關備案到開工、廠房裝修、設備安裝、用工協調、投產上規等工作的快速落實。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彭楊
編輯 余昌旭
二審 馮倩
三審 彭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