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超過4億規模,電動自行車已經融為生活的一部分,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和生產工具,但高發的充電安全事故,成為城市管理和行業發展的一個痛點。
根據國家消防救援局的統計,2023年全國共接報電動自行車火災2.1萬起,比2022年上升17.4%,2月23日江蘇南京一起電瓶車充電造成的火災,讓人痛心的同時,也讓充電安全再次引發全民關注,更可能促動電動自行車充電模式的徹底變革。
近日,《深圳市推進電動自行車集中充換電設施高質量發展、打造“換電之城”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成為行業的焦點話題,深圳市明確提出,要在3年內新建5萬臺換電柜(50萬倉),逐步達到電動自行車保有量與換電倉 10:1 的建設比例,形成“換電為主體、充電為補充”的新格局,建成深圳電動自行車“換電之城”。
在電動汽車領域一直爭論不止的充電模式和換電模式,在保有量更大的電動自行車領域,終于有了確定的方案,那就是“換電為主、充換并舉”。毫無疑問,更安全更高效更便于規范管理的換電模式,在未來將成為低速電動車補能的主流。畢竟,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是第一重要的,科技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新能源要普及,在商用領域已經充分驗證并應用多年的換電模式,在2024年,迎來了它的新時代。
利好政策加持 換電模式發展提速
相比傳統充電模式,“以換代充”模式更為高效和安全,通過智能換電柜統一換充、電池BMS的及時數據和安全監控等系統,可從根本上解決電池充電的安全問題。
另外,從政策傳導來看,很多城市的電動車新國標過渡期都將在2024年底結束,鋰電升級、換購加速(目前換電平臺均使用鋰電池),而各地從嚴執行安全管理規定、制定相關政策,智能換電和集中充電已經成了合規且主流的補能方式。
高效率加規?;?破解重資產困局
在部分城市明確提出大力推動社區換電的同時,有一家企業,已經提前開始了社區換電的全國布局,半年內落地50+城市,數萬臺換電柜(30萬倉),300萬用戶服務能力已經形成,作為新能源后市場的領軍企業,將新能源普及和惠民作為使命的巡鷹智慧能源,悄然成為換電行業的一匹黑馬。
換電民用市場的需求井噴是一次史無前例的機遇,但高現金流投入、高門檻、重資產的商業模式,對于很多冒然進入的企業,是嚴峻的挑戰。巡鷹出行主動承擔社會責任,2024年計劃在全國布局10萬臺智能換電柜和100萬組智能電池,完成200+城市覆蓋,正是為了解決電動出行領域充電安全這一核心痛點。
相比電池自購 “使用成本便宜”是王道
相比于(一線城市)以往每月50-80元甚至更高的充電費用,換電的價格非常親民。從邊際成本的角度考慮,隨著用戶的增加,換電的費用比自購電池自行充電的費用更低。用戶只需要繳納租金,就可以以低于購買價的成本租用電池,特別是快遞外賣小哥等高頻用戶,換電模式可以大大降低使用成本。
另外,為滿足市場用戶多樣化需求,巡鷹出行特別推出日租、月租、季租、半年租、年租、應急租等多種個性化解決方案,滿足多種場景各種需求,讓更多人能夠享受新能源賽道帶來的低成本出行。
智能租賃共享 “網點全面覆蓋”是核心
巡鷹出行智能換電柜按照全城分布式網點來設置,在小區商業聚集區安全距離內多鋪設站點。以合肥為例,不到2個月時間,換電柜鋪設500余臺,預計到今年5月,將完成1000臺(1萬倉10萬組電池)的運營投放,在市區實現3公里服務半徑全覆蓋。
隨著巡鷹出行網點在全國的落地,更是解決了用戶關于充電樁不足和充電時間過長的問題。從兩輪到四輪,從電動自行車到電動汽車,換電+充電模式才是未來的王道。
嚴控品質防線 “用心守護每個用戶”是初衷
電池產品質量直接關系用戶的安全和使用體驗。巡鷹出行一直堅持“打好技術戰、品牌戰、品質戰以及服務戰”,公司依托巡鷹集團超千項專利技術和自有核心專利,聚焦用戶在多元化場景下的真實需求,以標準化、系統化、可視化的管控全生產流程,層層把關,助力每一塊巡鷹出行電池產品都能以最高品質走近用戶。
換電模式的需求使用場景非常廣泛,從普通百姓的長租短租,快遞外賣的高頻用戶,到機構單位的巨大需求以及共享電單車的專業服務等。面對高速發展的換電藍海市場,巡鷹出行將繼續聚焦技術、品牌、品質和服務,助推低速車換電產業生態發展。2024年,電動出行換電元年,巡鷹伴你同行,推動新能源的普及和惠民,讓出行更便利,讓生活更美好。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