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個工作日,人形機器人指數跌超5%,不少投資者面對這波急跌感到恐慌,萌生退意。
方正富邦基金經理李朝昱認為,今天的調整我們認為有幾個因素導致,其一是臨近業績披露期,市場風險偏好有所下降,從近一周市場成交量出現萎縮就可以看出,避險情緒在上升;其二是板塊在前期積累了較大幅度的上漲,在最近兩周利好催化集中兌現之后,部分資金可能選擇了獲利了結;其三是近期海外市場波動明顯,核心科技股領跌,引發全球市場出現風險共振。
然而從行業長期發展趨勢來看,此時急于“下車”或許并非明智之舉。經梳理發現,2020年-2025年期間,除了2022年外人形機器人指數持有全年收益率均在15%以上,2023年人形機器人指數大漲43.88%,而指數漲幅超過3%以上的工作日并不多,最多的2024年也僅有32個工作日,如果連續錯過大漲可能會拖累全年收益,甚至負收益。
數據來源:wind
事實上,DeepSeek的開源策略進一步降低了行業準入門檻,推動AI技術的廣泛應用,近年來傳統賽道型基金中新增了很多科技型選手,方正富邦權益投資部基金經理李朝昱就是這樣的一位。作為黑馬新秀,其管理的方正富邦信泓混合型基金于2024年年底,前十大重倉股清一色人形機器人相關個股。
方正富邦信泓混合2024年前10大重倉股
數據來源:基金定期報告,時間截止2024.12.31。以上個股僅作為列示,不作為投資推薦。漲跌幅數據來源:wind 截至3月20日
對于基金經理的選股標準,李朝昱稱,我自己大體的一個風格或者說選股思路是,找到具備“長期成長性+好的商業模式”的公司。長期成長性我主要關注幾個維度,首先公司所處的行業是處于什么狀態,是朝陽還是夕陽;然后這個行業未來的長期空間有多大,是只有幾十億的小市場,還是說具備千億甚至萬億的規模。行業未來3-5年甚至10年維度的復合增速是多少,能否滿足我們對于增長的要求或者說標準。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是否在產業鏈上具備核心技術壁壘,公司的產品是否支持它可以保持行業的增速甚至快于行業的增速,一般來說行業里的龍頭企業或者說優秀公司它的份額會逐步提升,因此增速會快于行業增速;好的商業模式我主要關注模式的可持續性,包括公司的毛利率、凈利率、研發費用等,以及這些指標是否長期保持穩定;公司的經營質量(ROIC,是否重資產,上下游話語權,應收賬款,現金流等)。
我們認為,人形機器人領域的技術創新并未停滯。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傳感技術等核心技術的突破,正在推動機器人從“功能單一”向“多模態交互”升級。
醫療、教育、家庭服務等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例如,老齡化社會加速了對護理機器人的需求,而教育機器人則成為輔助教學的創新工具。此外,工業場景中的人機協作也在提升生產效率。
此外,國家層面持續加大對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產業的扶持力度,多地政府推出研發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同時,頭部科技企業如特斯拉、優必選等仍在加大投入,推動行業生態鏈完善。
機器人板塊中長期快速發展的趨勢不改,應用前景廣闊,因此堅定看好板塊未來的長期成長空間。但是科技成長類投資具有彈性強,波動性大的特點,同時往往股價會領先于業績的兌現,所以我們認為板塊的走勢大概率會是震蕩走高,在經過快速上漲后往往會面臨一定的調整,因此對于投資者來說,可以考慮在板塊調整時逢低布局,一定幅度的調整可能是入場的好時機。如果波動范圍在心理承受力之內,且堅定的看好機器人的未來發展,那么不妨在低點布局,長期持有。
風險提示:投研觀點不代表公司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基金實際持倉或未來投向保證。觀點具有時效性。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