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的2025年7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3%,比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
制造業PMI是PMI體系中的核心指標,涵蓋生產、訂單、庫存等環節,通過加權計算得出。PMI具有及時性強的特點,通常在每月第一個工作日發布,是監測經濟變化的先行指標,其走勢也可以被視為預測宏觀經濟趨勢的晴雨表。
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企業PMI為50.3%,比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中型企業PMI為49.5%,比上月上升0.9個百分點;小型企業PMI為46.4%,比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
從13個分項指數來看,同上月相比,購進價格指數、出廠價格指數、從業人員指數、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和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上升,指數升幅在0.1至3.1個百分點之間;進口指數持平;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積壓訂單指數、產成品庫存指數、采購量指數和原材料庫存指數下降,指數降幅在0.3至0.8個百分點之間。盡管短期經濟出現波動,但長期來看經濟穩定運行仍有較好基礎,國內需求穩定釋放,企業生態下降態勢依然可控。
方正富邦基金經理區德成認為,7月份PMI指數在榮枯線下小幅下降,表明中國經濟景氣度仍處于修復過程中,但結構性問題依然存在,對于債市來說,一些潛在的利多因素的存在,使得基本面對債市影響整體中性偏多,債市長多的邏輯并沒有發生改變,當前談論債市反轉依然為時過早,預計債市或維持震蕩偏強格局。
風險提示:投研觀點不代表公司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基金實際持倉或未來投向保證。觀點具有時效性。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