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賽輪輪胎發布2020年年報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4.05億元,同比增長1.8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91億元,同比增長24.79%。2020年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5元(含稅)。
同時,賽輪輪胎2020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達到34.23億元,增幅70.41%;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19.43%,同比增加2.09個百分點;銷售毛利率27.21%,同比增長1.35個百分點;銷售凈利率9.87%,同比增長2.00個百分點。
對于2020年的業績,賽輪輪胎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疫情對全球各大輪胎企業產生巨大沖擊,2020年全球輪胎總銷量15.77億條,同比下滑11.7%。去年公司輪胎產品均價也受到影響,同比下降10.59%。不過,公司去年歸母凈利潤仍實現了同比增長24.79%,主要是因為公司產品銷量大幅增加和原材料價格降低帶來的生產成本降低。”
據上述人士介紹:“去年,輪胎主要原材料天然橡膠、合成橡膠、炭黑等價格先降后升,公司在保障原材料供應穩定的同時合理安排生產,并適時調整產品價格。同時,公司積極推進智能制造、聚焦品牌建設、堅持創新驅動。在采取了多項措施合理安排生產的情況下,公司2020年共生產輪胎4260.27萬條,同比增加8.63%;銷售輪胎4154.95萬條,同比增加4.62%。”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賽輪輪胎持續重視國際化運營,不斷健全和完善全球化營銷體系和網絡。作為中國輪胎行業中首家在海外設立生產工廠的輪胎企業,公司投資建設的越南工廠近幾年得到了快速發展,其全鋼胎、半鋼胎及非公路輪胎的產能不斷提升,已成為公司應對國際貿易壁壘的重要手段。
“公司與美國固鉑輪胎在越南合資成立的ACTR公司年產240萬條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項目已實現批量化生產運營。另外,公司還于2021年3月確定在柬埔寨投資建設輪胎生產工廠。”上述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個工廠如果能完成建設將進一步提升公司的國際化運營優勢。
近兩年,賽輪輪胎進入產能擴張期,并提出2021年實現輪胎產量較2020年同比增長25%的經營目標。對此,上述公司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21年,公司將堅守‘產品即人品’的質量文化,優化制造力,夯實產品力,提升品牌力。”
“公司將從供應鏈、產品質量、品牌、內控、人才等五個方面著手,進一步提高公司產能及生產效率,全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上述人士如是說。
對于賽輪輪胎不斷擴張產能的舉動,有券商人士向記者表示:“公司新產能增長潛力巨大,奠定公司未來成長基礎。目前,公司已圍繞國內青島、東營、沈陽和濰坊四大工廠以及國外越南工廠及柬埔寨工廠展開布局。2021年至2023年公司有多個在建工程將陸續投產,預計至2023年公司整體產能將較2020年增長約80%,新產能的釋放將奠定公司遠期成長的基礎。”
另有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分析:“在美國對東南亞雙反落地以來,由于公司海外工廠所在地越南的雙反稅率顯著低于中國臺灣地區、韓國和泰國,越南工廠的成本優勢凸顯,越南地區的產品正在逐步替代高雙反稅率地區出口至美國的產品。海外工廠布局的區位優勢帶來美國市場需求偏好的邏輯支撐,公司2021年的產銷增速有望引領輪胎行業。”
另據同日披露的2021年一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1.49億元,同比增長28.20%;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00億元,同比增長47.10%,2021年經營業績實現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