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瀟湘晨報記者 | 陳夢娟
近日,一則名為《我:畢業5年,存款5000 她:中傳碩士,火鍋店保潔》的視頻火了,相關話題頻頻登上平臺熱榜。目前該視頻播放量超500萬,數萬名網友在視頻彈幕區及評論區稱,“謝謝你們的分享”,“被治愈了”。
(資料圖片)
視頻中的兩位女性彎彎和超超于2017年從211名校華中師范大學本科畢業,但畢業后的人生似乎在“高開低走”:彎彎畢業5年存款5千元,超超去中國傳媒大學讀完研究生后,在一家火鍋店打掃衛生。兩位快30歲的女性用自己親身經歷告訴網友們——“當個廢物也沒有關系”,“我真的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開闊”,“當你掀翻牌桌之后,你就會發現其實選擇還很多”。
這則視頻讓很多同齡人心生感觸,不可回避的現實是,即使是名校畢業生,即使努力打拼,也可能過上“高開低走”的生活。
瀟湘晨報晨視頻記者對話了三位名校畢業的年輕人,他們的真實故事或許能讓你感同身受。
北漂近4年存款5千元“我接受的教育沒辦法教會我掙很多錢”
賈利今年30歲,研究生畢業后成為了一名北漂,目前的存款5千元。賈利說:“我讀的書,接受到的教育,沒辦法教會我怎么去掙很多錢,怎么去提升我在社會叢林中的競爭能力,但它很神奇地教會了我——怎么去心平氣和地窮。”
和視頻中的超超一樣,賈利一直想進入電影行業。2016年本科畢業后,賈利進入某雙一流大學讀電影制作碩士。無論是本科還是研究生期間,賈利總是很忙碌,拍片子拿獎,跟組拍攝學習,成立工作室接商單……提起他和他拍的片子,校友們總用“專業”“質感”來稱贊。賈利的目標是成為一名導演,假以時日拍一部能在院線上映的劇情片。
△為了跟組學習,賈利(左)沒參加研究生畢業典禮
2019年7月研究生畢業后,賈利毅然決然去到北京,成為一名北漂。初到北京的那個月,賈利住在朋友家,天天外出面試。盡管有作品,但應屆畢業生沒有人脈和資源,想要進入電影行業并不容易。多番衡量,賈利進入一家紀錄片行業頭部公司做美食紀錄片的分集導演。賈利說:“當時每個月拿到手6千多塊,我的房租及水電加在一起就要3千多塊。”
2019年年底,賈利和團隊拍出樣片后,疫情接踵而至,項目擱置半年。2020年5月,疫情暫緩,賈利和團隊得以繼續進行調研、拍攝,直至2020年年底,賈利將這部紀錄片最后一集分集拍完,跳槽來到現在的公司。
△賈利通宵剪輯紀錄片樣片之后北京下雪,他第一次看到雪
“當時跳槽,主要是考慮到錢,自己身體原因需要一個動手術。”賈利說,拍紀錄片項目的那段時間生活實在拮據,動手術少的話要2至3萬元,多的話要30萬,“我沒錢,我現在的老板當時計劃做短視頻業務,我根據市場判斷,覺得拍短視頻可能更快能賺到做手術的錢。”
“對于我們這些學影視專業的人來說,以為做短視頻是降維打擊,可以很快做起來。”賈利做了短視頻才知道,這一行遠遠沒有自己想象的那樣簡單。彼時賈利和老板兩個人做賬號,主要打造老板的個人IP,賈利擔任導演、剪輯、拍攝和運營等多職,由于沒有系統學習過短視頻運營,花了三四個月的時間,賬號遲遲未能做起來。隨后賈利七七八八做了一些影視項目,但都沒能做起來,2021年倏忽即過。
△賈利在拍攝路上
2022年初,在老板的支持下,賈利開始寫自己的劇本。“當時‘殺豬盤’騙局很受關注,我看了很多資料,覺得這個題材很有社會意義,也帶給了我很多思考,就開始寫。”收集資料、寫劇本,修改劇本……賈利前前后后花了半年時間終于把劇本寫出來,但大眾對這個話題的關注熱度已然消逝。“我老板說,算了吧,這個本子已經過時了,不怕片子爛,就怕電影出來時機不對。”回憶起半年辛苦付諸流水,賈利苦笑。2022年下半年,賈利在撰寫方案中度過,“寫過的方案很多,落地的沒有,不僅是我們,行業內這兩年也比較難。”
北漂4年,如今賈利的每月工資到手也就8千元,每個月花去3千元在北京通州區租著一套一居室的房子,養了一只貓,起名叫“太空”。去過的朋友都很喜歡賈利家,“房子很小,但是書多,我去的時候沙發上還放了一本畢飛宇的《推拿》,他買了個大電視,看電影極好。”
△賈利剛來北京時住的一個公寓,只有10平米
“看完視頻我也去看了下自己的存款,差不多也是5千塊,還是去年年底存下來的。”賈利笑道,“本來我對財富也沒有那么多追求,我之所以想要錢也是因為我要做手術,在學校讀了這么多年書,教育讓我很平靜地接受現在的一切,也不能說擺爛吧,我挺不喜歡這個詞的,只能說被迫躺平,因為沒辦法,就是沒有那么多機會,你很努力,人家不給你,你有什么辦法呢?”
“未來的長期規劃還是想賺錢把手術做了,再回學校讀博。”賈利頓了頓,又調侃:“短期的話,還是跟著老板繼續做新的業務吧,雖然生活拮據了點,但是老板很好,非常友善、尊重和認可我,未來還是愿意相信他‘畫的餅’。”
△賈利在拍攝路上
畢業近5年經歷公司倒閉待業轉行:
看完心理醫生出來,
看到外面世界,又充滿力量
“我幾乎不怎么和以前的同學聯系了,我可以跟陌生人說自己過得不好,但沒辦法讓認識的人知道。”27歲的鄧涵坦言。鄧涵老家在湖南農村,畢業于鄭州大學計算機專業,211大學熱門專業,在外人看來,她的人生應當一帆風順。
畢業后,鄧涵進入湖北武漢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做產品經理的崗位。2019年10月,她所在的公司因為資金鏈斷裂,直接倒閉。鄧涵沒有立即離開武漢,而是繼續在這座城市準備“項目管理專業人士資格認證”考試,“當時想著考完等結果出來再回家過年,但沒想到疫情突然嚴重,到了1月已經沒辦法回湖南了,我只能跟一位同事回湖北黃岡,原本是想著等疫情過去,沒想到這一待就待到了4月。”
2020年4月,疫情暫緩,鄧涵返回武漢,入職一家公司做項目經理,直至2021年11月,為了尋找更好的發展機會,鄧涵選擇前往廣州。在廣州生活并不容易,鄧涵一直未能在廣州找到合適的工作,待業的壓力讓她一度失眠,情緒失控。
“2022年上半年,我開始看心理醫生。”鄧涵說,“其實每次看診的時候基本上都是我在說,但是每次看完心理醫生出來,看到外面的世界,又覺得自己充滿了力量,然后過段時間又質疑自己,充滿壓力,情緒失控,循環往復。”
鄧涵這兩年回老家,需要做很久的心理建設,“說實話,村里有些人初中高中讀完就出去做事情了,人家現在已經有車有房了,都結婚生娃了,村里也會比較的,我也覺得對不起我爸媽,我的大學其實也不差,上了不少的學,但現在也沒掙到錢。”
考慮了許久,鄧涵決定轉行做大數據方向,找機構上課。2022年下半年,鄧涵每天都在日復一日的刷題和上課中度過。好在有一段穩定的感情支撐著她,男友一直陪在她身邊。2023年春節,鄧涵與男友互相見了家長。“外人看起來,互聯網行業有很多機會,其實這個行業很殘忍,淘汰率也很高,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去更新自己的技術,投入到更大的競爭之中。”
名校畢業回家鄉教書:別人眼中的穩定生活其實如同白開水
魏西從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畢業后,回到了家鄉河南南陽,現在在當地一所高校當老師。
《我:畢業5年,存款5000 她:中傳碩士,火鍋店保潔》這則視頻爆火后,魏西也看到了。魏西說,當時覺得視頻中的兩位女性特別棒,人生就該這樣,沒有唯一評判的標準,“至少要有嘗試的機會,嘗試了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果人生一步到位,就會總是還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魏西今年28歲,一畢業成了“圍城”里的人,外面的人想進來,里面的魏西想出去。原本在中傳讀研時,魏西的目標是留在北京,但一直沒有找到可以解決戶口問題的工作。2021年3月,魏西無意中看到家鄉南陽一所高校在招聘老師,沒抱多大期待去報了名,“經歷了初試、復試,居然考上了這個崗位,就回到了家鄉。”
高校的生活沒有想象中輕松,進學校兩年,魏西基本上沒有準確的上下班時間,一直都在加班。雖然每天忙忙碌碌,但生活如同一杯白開水,雖然枯燥乏味,但普通平順。“如果留在大一點的城市,至少下班之后你的生活會豐富一些,現在我下班能干啥?去逛個超市,逛個街,看個電影就沒了,這些地方還都是我從小逛到大的地方。”
“我現在是利用所有時間往外跑,體驗不同的生活。”魏西說,“比如到了休息日,就買高鐵票去重慶或者長沙,在那兒待兩天,周日再回來。”問及畢業到現在的存款,魏西答道:“有一點,大概5萬多。”
*文中賈利、鄧涵、魏西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