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回想一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大家一定有過這種經歷
上衛生間蹲久了或在床上躺久了
突然起身時
頭暈目眩、眼前一片黑暗……
有時候眼前一黑,很快就能緩解
有時候眼前一黑,人就暈倒了
有人說
這種情況是蹲久了腿發麻導致的
也有人說這些癥狀可能預示著某些疾病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眼前一黑,警惕7種病在靠近
眼前一黑,也叫一過性黑曚,指突然眼前發黑,視物不清,可伴有頭暈耳鳴等癥狀,但在休息數十秒后癥狀可自行消失。
產生這種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7個方面:
1
心律失常
正常心臟跳動是規律勻齊的,每分鐘60~100次。心律失常就是心臟搏動的頻率或節律出現了異常。
其中,房顫是引發黑矇最常見的病因之一,房顫最大特點是“心跳時快時慢,完全沒有規則”,有時可達每分鐘100~160次。
房顫早期可有心悸、出汗、乏力等跡象,進一步發展可導致頭暈、黑矇、暈厥。管好房顫,很大程度上就能減少中風發作。
2
頸動脈狹窄或“眼中風”
如果出現一側眼睛看不見,幾秒鐘就恢復過來,這可能是眼動脈缺血的表現,也叫“眼中風”。
眼動脈缺血,間接提示同側的頸動脈可能存在狹窄或閉塞,因為眼動脈是從頸動脈上發出來的。
3
小中風
若短暫黑矇伴有單側軀體麻木、無力、流口水、頭暈等,往往提示“小中風”發作。
小中風發病后2~7天,為腦卒中的高風險期。“三高”人群及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高的人都是小中風的高危人群,需加強預防。
4
頸椎病
當頸椎退變比較嚴重時,有可能會壓迫到椎動脈,出現類似腦缺血的癥狀,輕的可能是旋轉頸部時出現一過性黑矇,嚴重的會導致腦梗死。
5
高血糖
血糖紊亂也能引起一過性黑矇。比如,高血糖損傷眼底動脈時,患者可能出現眼前有黑影、視物不清;降糖藥過量引起低血糖反應時,也會出現頭痛、頭暈、眼前發黑等不適。
6
癲癇
癲癇大發作前,可能會出現一些先兆,比如患者有局部針刺樣或觸電感、耳鳴、眼前出現閃光點、黑矇等。
7
體位性低血壓
躺著或蹲坐久了,突然站起來就會頭暈、眼前發黑,一般是“直立性低血壓”,是大腦暫時供血不足導致的,通常過幾分鐘就好了。這種情況通常無需擔心。
除了誘因不同外
“兩眼發黑”發生在不同年齡段
預警的疾病也大有不同
趕緊對癥來看你屬于哪一種?
你是哪一種“兩眼發黑”?
兒童
站立時突然暈倒,警惕血管迷走性暈厥,多見于學齡期,女孩多于男孩。暈厥前短暫頭暈、惡心、大汗等預警,醒來后可能乏力、頭昏。
01
青少年
突發性暈倒,警惕自主神經介導性暈厥,女孩發病率比男孩高。這種情況往往是由于會持續站立過久,體位突然變化,精神緊張,長時間沒喝水等原因導致。
02
20-30歲
身體乏力暈倒,警惕低血糖,出現低血糖的時候,會持續感覺格外饑餓,想要進食,不管天氣冷熱,身體大量出汗,視力模糊,注意力不集中。
03
30-45歲以上
眼前發黑+胸悶心慌,警惕心梗,這類人群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出現心梗的時候,會持續數十分鐘的胸痛或者憋悶感,休息和吃藥也不能緩解。
04
45歲以上
眼前發黑+口眼歪斜,警惕中風前兆,屬于肥胖、三高或心臟病患者之一,出現中風的時候,會持續突然口眼歪斜、說話不清、走路不穩,頭暈、頭痛、全身乏力。
05
不管哪種原因引發暈厥
為了避免突然暈厥
導致骨折、顱內出血甚至窒息
感覺頭暈、兩眼發黑時
請立刻立即蹲下自救
眼前發黑,立刻蹲下自救
下蹲時雙腿肌肉擠壓雙下肢動靜脈,動脈收縮導致供應下肢的血液減少,從而增加了向腦部供應的血液,迅速緩解短暫腦缺血癥狀;靜脈收縮加速下肢的血液回流,增加回心血量,進一步增加腦部供血。
及時下蹲導致重心降低,即便暈厥引起了意識喪失,也不會造成過于嚴重的摔傷。
如果條件允許,也可平躺后將腿抬高,增加腦部的供血。感覺好轉時,可慢慢站起,如在過程中再次出現癥狀,則要恢復之前的姿勢。
無論是健康人
還是長期臥病的患者
以及患有高血壓的老年人等
從蹲起站立或躺臥起床時
動作都要緩慢
2個動作幫你快速緩解頭暈!
對于常見的直立性低血壓,一般不需要藥物治療,這樣做能有效緩解癥狀發生!
●從臥位站起時,應先由臥位變為坐位,幾分鐘后再慢慢站起;
●適當增加鈉鹽和水分攝入,保證充足的血容量;
●補充飲食中缺乏的維生素或礦物質,以防貧血;
●防止餐后低血壓;限制酒精攝入等。
2個動作緩解頭暈!
站立前,用30秒重復抬膝,以快速激活下半身肌肉;
站起后,迅速做雙腿交叉動作,盡量繃緊下半身肌肉。
做6件事預防“眼前一黑”
眼前突然一黑時,要保持冷靜,最好能扶著周圍的物體或墻壁,以免摔倒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休息片刻后,及時去醫院就診,可以先掛神經內科做相應檢查,如經顱多普勒超聲、頸動脈彩超;還可能需要眼科檢查,如視力、眼底血管造影;醫生還可能推薦檢查血脂、血糖、心電圖等。
圖片來源:生命時報
預防黑矇,在很多程度上就是預防嚴重的心腦血管事件,生活中可以先從以下細節入手:
控好“三高”
“三高”人群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堅持服藥是重點,生活中要低鹽飲食,少吃蛋黃、動物脂肪和內臟等高膽固醇食物。
限煙戒酒
吸煙、飲酒均可使靜息心率加快,還會使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時升高8倍以上。遠離煙酒是保證心血管健康的關鍵步驟。
合理膳食
少吃高脂高糖食物,每日攝入食鹽的量控制到5克以下,多吃新鮮果蔬、全谷物、低脂牛奶等,都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每天運動30分鐘
有氧運動是維持正常心率、促進新陳代謝和燃燒熱量的重要方式,大家可以選擇慢跑、打球、游泳、散步等。
保持穩定的情緒
不良情緒會引起一系列病癥,而愉悅的情緒不僅對心血管友好,還有助控糖,改善睡眠。
做好自我監測
如果出現莫名的頭暈、眼前發黑、心慌、胸悶,可去醫院做相應檢查。
每年做一次例行體檢,監測血脂、血糖、心率、頸動脈情況,以預防嚴重的心血管事件發生。
總結
猛然起身,突然“眼前發黑”
輕則可能摔倒造成外傷
重則是中風前兆
出現不適建議及早就醫哦~
防患于未然是最佳選擇
來源 | 生命時報、廣西疾控、健康湖北
聲明 | 資料來源網絡,且僅用于科普公益宣傳,如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