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保險業協會”)發布《2020年互聯網財產保險市場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車險綜改、意外險改革、信用保證保險新規等監管因素綜合影響,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規模有所收縮,累計實現保費收入797.95億元,同比下降4.85%。互聯網非車險業務發展優于車險業務,非車險保費規模占比超七成。在非車領域中,互聯網意健險業務維持較高增速,保費規模躍居互聯網財產保險首位。
互聯網車險業務持續負增長
根據《報告》,從互聯網財產保險市場分險種情況來看,不同險種發展呈現分化格局,業務結構與財產保險公司整體險種分布存在較大差異。2020年,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中前三險種為意健險、車險和其他險(主要包括退貨運費險),累計保費收入656.7億元,占比82.3%。
互聯網車險業務持續負增長。2020年,互聯網車險累計保費收入220.6億元,延續2019年負增長趨勢,同比下降19.64%。
互聯網車險業務發展與人口數量、經濟發展水平呈正相關,主要集中于東南發達區域。2020年,互聯網車險保費規模排名前五地區為山東省、廣東省、江蘇省、浙江省和河南省,累計保費收入88.31億元,占比40.17%,和車險整體市場的區域分布趨勢一致。雖然西部地區互聯網車險規模較小,但是受線下機構鋪設較薄弱影響,當地互聯網車險滲透率普遍較高。
互聯網車險市場集中度(CR)進一步下降。2020年,互聯網車險保費規模排名前五的公司分別為大地保險、平安產險、太平洋產險、人保財險、泰康在線,累計保費收入121.18億元,CR5為54.93%,較2019年下降14.51個百分點,集中度持續下降。
互聯網意健險保費躍居首位
《報告》指出,互聯網非車險業務維持正增長,但同比增速有所回落。2020年,互聯網非車險累計保費收入577.35億元,同比增長2.35%。從具體險種看,除信用保證險外,其余互聯網非車險險種累計保費收入均實現同比正增長。從主體增速來看,超一半的保險公司互聯網非車險保費實現同比正增長。
互聯網意健險業務維持較高增速,保費規模躍居互聯網財產保險首位;信用保證險保費規模大幅收縮。2020年,互聯網意健險累計保費收入320.05億元,同比增長19.7%。自2020年1月起,互聯網意健險保費收入開始超過車險且差距不斷拉大,截至年底,超過互聯網車險12.46個百分點,主要是由于互聯網短期健康險緊抓用戶需求,產品簡單透明、性價比高、投保智能高效,同時疫情下健康保障意識大幅提升、社交圖譜集群化效應凸顯。信用保證險方面,鑒于個別網貸平臺出現不同程度的違約風險情況,信用保證險迎來新規,各家險企紛紛收緊融資性信用保證險業務,規范業務流程,提高風控級別。2020年,互聯網信用保證險累計保費收入62.52億元,同比下降52.18%。
互聯網非車險市場集中度遠高于互聯網車險,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發展強勁。2020年,互聯網非車險保費規模排名前五的公司分別為眾安保險、泰康在線、國泰產險、人保財險和太平洋產險,累計保費收入377.14億元,占比65.32%,較2019年下降0.75個百分點,但是仍比互聯網車險CR5高出10個百分點。從具體公司情況來看,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在互聯網非車險業務中表現優異,2020年合計保費251.86億元,占比43.62%。
互聯網非車險熱銷產品中短期健康險、退貨運費險表現突出。根據保險業協會對2020年前60款熱銷產品監測,短期健康險產品有27款,累計保費收入占比48.12%,主要為百萬醫療產品;意外險產品7款,累計保費收入占比6.61%,主要為航空意外險和個人人身意外險。此外,在各類熱銷產品中,退貨運費險承保保單數量最高,保費收入呈現持續較快增長態勢,保費規模排名前三的公司分別為國泰產險、眾安保險和大地保險。記者 房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