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2021年,保險行業經歷了“最嚴監管”。隨著監管部門針對保險行業開出首張罰單和首月高額罰金的披露,預示著2022年注定仍是持續強監管的一年。
1月14日,銀保監會官網顯示,針對中信保誠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保誠人壽”)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根據相關條例規定,監管部門對中信保誠人壽給予罰款30萬元,對相關兩名責任人以警告并分別罰款10萬元。據統計,2022年首月,銀保監系統給保險業共開出罰單196張,合計罰金超過4300萬元,是去年同期的4倍以上。
自2021年以來,保險業嚴監管態勢愈發明朗,并呈現逐步加強的態勢。對于保險公司而言,合規經營、防控風險是穩健發展的基石。2022年,保險業的嚴監管態勢仍將持續,強監管、控風險將是今年保險監管的主基調。
01
中信保誠人壽開年領“1號”罰單,違規處罰事由仍為“舊疾”
2022年首張行政處罰決定書一經開出即引起業內廣泛關注。
從2022年第1號罰單來看,銀保監會劍指中信保誠人壽向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提供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其他利益的違法違規行為。
據悉,經監管部門調查發現,2017年至2019年8月,中信保誠人壽向部分客戶提供海外(境外)體檢服務,體檢相關費用包含往返機票、住宿、自由行和餐飲等,屬于向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提供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其他利益。
在這期間,銀保渠道參加日本體檢的客戶有70名,涉及保單86件,體檢費用達到271.69萬元;參加臺灣體檢的客戶有2名,涉及保單2件,體檢費用達5.96萬元。此外,還有個險營銷渠道參加臺灣體檢的客戶5名,涉及保單10件,體檢費用15.4萬元;參加日本體檢的客戶有2名,涉及保單3件,體檢費用共6.05萬元。
根據普華永道發布的《2021年度保險行業監管處罰分析》顯示,過去一年,因“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利益”這一違規違法事由開出的罰單共有285張,總計罰款金額達5470萬元。同時,位列前十大違規事由(按金額及罰單數量)中排名第三位。從2022年1號罰單違規處罰事由來看,仍屬于保險行業“舊疾”。
02
首月保險行業接收196張罰單,車險推高財險業處罰占比
據統計,今年首月,保險業共收到監管罰單196張。其中,財產險公司罰單93張,合計罰金超2500萬元;人身險公司罰單72張,合計罰金超1600萬元;保險中介機構罰單18張,合計罰金超200萬元。
整體來看,今年首月接收罰單最多的依然是財險公司,而財險公司中遭受罰單最多的應是車險業務。可以說,車險業務的頻繁違規推高了財險業的整體處罰數量。
根據普華永道公布的2021年全年財險業違規事由類型顯示,虛構中介業務、提供虛假報告、虛列費用、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利益、未嚴格執行備案保險條款或費率,是財險業前五大違法違規類型。
究其原因,由于車險業務覆蓋消費者面廣,可能引發的投訴相對較多;同時由于跨區域搶單、虛構費用、贈送返還消費者利益等違規行為較為普遍。綜合分析,車險業務的違規情形是財險業整體監管處罰的主要構成因素。
與財險業不同的是,人身險行業除了涵蓋財險業違規處罰事項之外,還因為一些強調收益率的人身險產品在宣傳過程中容易夸大、過度宣傳等,引發投保人誤解,存在欺騙投保人的嫌疑。
03
高額度高頻次治理行業亂象,“防風險”是監管底線
過去一年,保險行業經歷了“最嚴監管”。根據銀保監會公開披露數據顯示,2021年,保險業罰單數量較2020年同比增長22.7%;被罰沒金額較2020年同比增長25%。其中,多家保險機構被頂格處罰,是歷年銀保監會處罰力度最大的。這充分表明,2021年對保險公司處罰更嚴、涉及范圍更廣、力度更大,保險企業的違規成本將越來越高。
從2021年處罰情況細分來看,財險公司占比最多,被罰沒金額達1.5億元(不含個人處罰),占比超64%。
值得一提的是,險企單筆被處罰金額最高的是財產險公司。其中,2021年12月,華安保險廣西分公司因“財務數據不真實”被罰款255萬元;人保財險成為2021年累計被罰金額最多的財產險公司,累計被罰沒金額為3017.8萬元(不含個人處罰)。
綜合分析,近年來,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金融監管都在逐步加強監管和處罰力度。尤其是在互聯網保險領域,高速發展與競爭無序導致市場競爭的不規范、不公平,不僅對消費者權益造成了很大損害,同時也增大了市場運營成本并轉嫁給了消費者。從當前監管方向來看,將費用真實性、消費者保護作為重中之重。在延續了去年高額度、高頻次的處罰力度的同時,也奠定了2022年保險行業的嚴監管主基調。
前不久,銀保監會召開的2022年工作會議,“防風險”仍占據很重要的地位,強調要堅持不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嚴厲打擊違法違規金融活動,嚴肅整治“代理退保”亂象。這對于保險公司來說,除了要盡可能避開常見的違規事由,更要積極響應監管工作會議要求的“合規”主旋律。
更為重要的是,自2022年第一季度保險行業開始全面實施《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規則(Ⅱ)》,將強化針對保險公司股東、保險資金、保險資產的穿透要求。從定量到定性的全面監管,都要求保險公司應盡快調整和適應新監管規則,從而實現高質量發展。
“順應時代發展,緊跟監管步伐,強化風控合規意識”,是保險機構實現穩健長遠發展需要堅守的經營底線。展望2022年,保險業的機遇與挑戰并存。一方面,疫情影響下,人民群眾的保險意識日益覺醒,以及相關部門對保險行業的重視和支持為保險行業發展提供了更多新機遇;另一方面,保險行業的數字化轉型趨勢,都要求保險機構加速創新步伐,在新業態下強化風險防范,搭建內控體系,是保險機構持續面臨的挑戰。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NEW財金。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