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契大家談
藤縣空難,舉國同悲。
3月21日,東方航空(600115)公司MU5735航班執行昆明-廣州任務時,在廣西梧州市藤縣上空失聯并墜毀。機上載有乘客123人、機組人員9人。
事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來自各方的救援力量快速向事故現場集中,一場緊急救援迅即展開。與此同時,保險業也迅速開展承保信息排查等工作,令人感受到行業的使命和擔當。
主動作為,義不容辭。
令人遺憾的是,筆者觀察到,一些保險公司在開展相關工作時出現了蹭流量、災難營銷等惡劣行徑。這些情況并非首次出現,而是在以往很多災難事件中都有發生,如今沉渣泛起,既嚴重傷害失聯人員及其家屬感情,也嚴重敗壞保險業形象,必須重拳出擊,從嚴從重處理,堅決鏟除毒瘤。
值得關注的是,監管部門已經意識到可能出現的種種不良現象,并于22日晚間印發有關通知,內容務實具體,各項要點都有所指,保險公司一定要好好領會其中意思,切勿頂風作案、重蹈覆轍、傷口撒鹽。
01
應急處置,保險公司要全力“配合”好
只要有一絲希望就全力以赴。
事故發生后,廣西應急管理廳啟動一級應急響應,梧州當地的應急管理、公安、交通、民航、消防救援、森林消防、衛生健康等救援力量迅速集結起來,參加搜救工作。
搜救,是一項非常復雜專業的工作,有專業救援力量在現場,人們的心會踏實許多。任何非專業力量涌向現場,都會起到“添亂不幫忙”“好心辦壞事”的負作用。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如果每個“人”都能履行好自己應盡的職責,就是最大的幫忙。對保險公司來說,明確自己在災難應急應對中的角色定位,發揮好風險保障優勢,才是當務之急,更是頭等大事。
我們看到,監管部門的通知里明確指出,保險業要“全力配合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主次分明、各施所長。
“配合”二字不言自明,如何“配合”好?這考驗著保險業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02
理賠是應盡職責,不必過于煽情
對被保險人來說,出險后向保險公司索賠天經地義,保險公司理當按照合同約定及時足額賠付。
但不知從何時起,一些保險公司把照章理賠的本分當成功勞,站上道德的制高點,添油加醋大肆渲染理賠故事,似乎比誰都“偉大”、都有大愛。
契約不是公益,萬萬不可混為一談。買賣保險是一種商業行為,老百姓(603883)交了保費,保險公司按合同履約,“全力”“及時”“迅速”送上理賠款,難道不是應該的嗎?你不“全力”、不“及時”、不“迅速”,說得過去嗎?
所以,照章履約只能算是拿到了及格分,哪有自嗨的資本?哪有煽情的理由?對客戶后續的心理撫慰、理賠后的持續關心才是加分的重點。
這些不合時宜的老套路不能再拿出來“秀”了,保險公司不能把心思放在過分煽情上,這樣不僅老百姓不會領情,反而令人生厭。
通知里講得非常明白:“兌現保單承諾,并做好客戶家屬安撫工作。”
筆者認為,這看似是提要求,更多是表達憂慮,保險公司要爭口氣啊。
03
嚴禁借機炒作,宣傳要服務于理賠實際
保險公司是講故事的高手,但不是講“好故事”的高手。
這幾天,一些保險營銷人員、營銷平臺等借災難營銷,各種秀下限,讓人不齒。“XX發生事故,高額意外,XX護身你值得擁有”“一飛機墜毀,機上載有132人!保險業或迎來重創”……簡直毫無人性。
這些刺眼的字眼,對于正在經歷嚴重創傷的人來說,是莫大的侵擾與傷害。
毋庸諱言,在很多災難事件發生時,保險公司借勢營銷都是跑在最前面的。從到地震現場擺攤兜售保險,在洪水現場推銷車險,再到強拉著客戶合影,這些匪夷所思的怪誕現象,就真真實實地發生在一些保險公司身上,但其渾然不覺,沒有絲毫進步。
來看看通知里的苦口婆心:“在充分尊重客戶家屬意愿的前提下,以適當的方式和時間開展服務工作”“確保保險服務可及、方式恰當”……
在這些方面,保險業是有過教訓的,有關部門正是想到了、看到了,才會千叮嚀萬囑咐,希望防患于未然。
與此同時,通知明確要求各保險公司要加強理賠服務工作的新聞宣傳管理,確保新聞宣傳服務于理賠實際,嚴禁借機炒作。
如此多的諄諄教誨,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要把握好時度效。
時度效是統一的有機整體,時就是時機、節奏,度就是力度、分寸,效就是效果、實效,其核心要義是遵從規律、精準傳播、因事而為、講求效果。
該快的要第一時間發布,該慢的要三思而后行,該造勢的要濃墨重彩,該淡化的要低調處理。反其道而行之,只會適得其反。
當前,保險業承保理賠情況排查和數據統計等工作正有條不紊開展。保險公司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換位思考,同理共情,有效發揮保險在事故處置中的作用,讓理賠有速度,讓服務有溫度,千萬不要“侵擾悲痛”、火上澆油。
< END >
BaoQi
投稿郵箱
baoxianqiyue001@163.com
微信交流
JZF012188
版權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從該公眾號轉載文本至其他平臺所引發一切糾紛與本平臺無關。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保契。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