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在售,火熱搶購!
5月13日,保險業協會發布《2021年互聯網財產保險發展分析報告》。
數據顯示,2021年,互聯網財產保險累計實現保費收入862億元,同比增長8%。其中,互聯網車險結束連續兩年的負增長局面,實現累計保費收入224億元,同比增長1%;互聯網非車險實現累計保費收入639億元,同比增長11%。
2021年,保費規模前十家保險公司合計市場份額為78%,同比持平。其中,眾安保險市場份額24%最高,人保財險份額11%位居第二,太保產險份額8%排名第三,隨后是泰康在線、平安產險、大地保險、國泰產險、陽光產險、國壽財險、紫金保險。對比2020年同期,國壽財險、紫金保險新晉上榜,太平財險、京東安聯滑出市場前十。
01
2021年互聯網財險保費收入862億,增速較財險業整體高出7個百分點
2021年,互聯網財產保險累計實現保費收入862億元,同比增長8%,較財產險行業整體保費增速高出7個百分點,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滲透率(互聯網財產保險保費/產險公司全渠道保費)由2020年的5.9%上升至6.3%。
圖1 互聯網財產保險保費收入及同比增速趨勢
從單月保費收入來看,2021年下半年呈現明顯的低谷期和調整期,主要受各財產保險公司嚴格貫徹落實銀保監會關于互聯網保險亂象專項整治工作要求,對“首月1元”等互聯網保險亂象進行治理所影響,互聯網財產保險自8月起明顯下滑,9-10月進入低谷,歷經近3個月的調整和整頓,互聯網財產保險市場開始回暖,11-12月保費收入逐步回升。
圖2 2021年互聯網財產保險單月保費收入和同比增速走勢
從險種結構來看,2021年意外健康險保費收入占比同比下降6個百分點,但仍然為最大險種,占34%;車險保費收入占比持續下降,但下降幅度縮小,占26%;信用保證險、責任險、財產險及其他險種保費收入占比分別為13%、8%、5%和15%,其中,信用保證險、責任險和財產險同比上升分別為5個百分點、2個百分點和1個百分點,其他險種同比基本持平。
圖3 互聯網財產保險各險種保費占比走勢
02
保費規模前十家險企攬78%市場份額,眾安保險24%穩居市場第一
2021年,互聯網財產保險保費規模前十家保險公司合計市場份額為78%,與2020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眾安保險、人保財險、太保產險、平安產險、陽光產險、國壽財險、紫金保險市場份額同比均有所提升,泰康在線、大地保險份額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圖4 互聯網財產保險保費排名前十家保險公司市場份額
從保費增速來看,2021年互聯網財產保險保費規模前十家保險公司合計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4%,較整體高出6個百分點。
從保費收入變動值來看,眾安保險、人保財險、紫金保險、平安產險、陽光產險貢獻增量分別為37億元、26億元、17億元、15億元、12億元,是互聯網財產保險保費增長的主要貢獻力量。
圖5 互聯網財產保險保費排名前十家保險公司保費收入增速
圖6 互聯網財產保險保費排名前十家保險公司保費收入同比變動值
03
互聯網車險保費收入224億元,同比漲1%扭轉負增長局面
2021年,互聯網車險實現累計保費收入224億元,同比增長1%,增速較整體車險高出7個百分點。
一方面,2016-2020年,除2018年呈現短暫的恢復性增長之外,互聯網車險均處于負增長狀態,因此同期業務規模基數較低。另一方面,互聯網車險憑借其優于線下傳統渠道的運營效率和客戶服務體驗,有效吸引客戶,在車險綜改后時代恢復保費正增長。
圖7 互聯網車險保費收入及同比增速走勢
2021年,互聯網車險保費收入排名前十家保險公司合計市場份額為85%,同比提升4個百分點。其中,平安產險、太保產險、人保財險、華海財險、安誠財險、國壽財險市場份額同比均有所提升。在車險綜改后時代,車險業務發展趨于規范,頭部保險公司依托其規模效應和成本管控能力,市場集中度逐步提升。
圖8 互聯網車險保費排名前十家保險公司市場份額
從保費增速來看,2021年互聯網車險保費規模前十家保險公司合計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6%,較整體高出15個百分點。
從保費收入同比變動值來看,平安產險、人保財險、國壽財險及安誠財險分別貢獻增量12億元、8億元、7億元、7億元,是互聯網車險保費增長的主要貢獻力量。
圖9 互聯網車險保費排名前十家保險公司保費收入增速
圖10 互聯網車險保費排名前十家保險公司保費收入同比變動
04
互聯網非車呈結構性變化,意外健康險保費收入降9%,信用保證險增80%
2021年,互聯網非車險實現累計保費收入639億元,同比增長11%,較2020年保費增速上升9個百分點。
圖11 互聯網非車險保費收入及同比增速
從互聯網非車險險種來看,2021年,意外健康險、信用保證險、責任險、財產險(企財險和家財險)及其他險種累計保費收入分別為290億元、112億元、68億元、40億元和128億元,分別占互聯網財產保險保費收入的34%、13%、8%、5%和15%。
從保費增速來看,意外健康險全年保費收入同比下降9%,信用保證險、責任險、財產險及其他險種保費收入同比上升分別為80%、43%、28%和11%。
從保費收入同期變動值來看,2021年信用保證險、責任險、財產險和其他險種合計貢獻增量91億元,其中信用保證險貢獻增量50億元,責任險貢獻增量20億元。
表1 互聯網財產保險各細分險種2021年保費增速
2021年,互聯網非車險市場集中度繼續下降,保費排名前十家保險公司合計市場份額為79%,同比下降3個百分點。
其中,眾安保險、人保財險、太保產險、陽光產險、國壽財險、紫金保險、天安財險市場份額同比均有所提升,其余公司市場份額均有所下降。
圖12 互聯網非車險保費排名前十家保險公司市場份額
從保費增速來看,2021年互聯網非車險保費規模前十家保險公司合計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7%,較整體高出6個百分點。
從保費收入同比變動值來看,眾安在線、人保財險、天安財險、紫金保險、陽光產險、太保產險貢獻增量分別為41億元、19億元、15億元、12億元、11億元、7億元,是互聯網非車險保費增長的主要貢獻力量。
圖13 互聯網非車險保費排名前十家保險公司保費收入增速
圖14 互聯網非車險保費排名前十家保險公司保費收入同比變動值
從單月保費收入來看,9月是互聯網非車險業務低谷期,當月同比下降55%,主要受意外健康險大幅下降影響。
2021年8月,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互聯網保險亂象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保險機構全面開展自查自糾及整改工作。各保險機構對于存在首月N元等問題的互聯網健康險業務全面下架。
2021年10月,銀保監會印發《意外傷害保險業務監管辦法》,聚焦賠付率低、傭金高、銷售行為不規范等突出問題,深挖根源,從制度上有針對性地治理,全面規范意外險業務發展。受兩項政策正向引導,互聯網意外健康險9月保費收入同比下降達121%。自11-12月起,意外健康險業務逐步回暖。
圖15 2021年互聯網非車險月度保費趨勢圖
根據保險業協會統計,在前60個互聯網非車險熱銷產品中,2021年仍主要聚焦于退貨運費險和以百萬醫療險為主的健康險產品,保費收入占比分別為43%和37%。
其中,退貨運費險保費占比同比上升9個百分點,而以百萬醫療為主的健康險產品保費占比同比下降15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健康險產品內部結構發生改變,2020年上榜的特藥防癌險在2021年落榜,而團體特定醫療保險產品于2021年上熱銷榜,保費占比約為8%。
另外,在非車險熱銷產品中,信用保證類保險產品保費占比達10%,同比上升9個百分點;航旅出行類保險產品保費占比4%,同比小幅下降1個百分點。
由此來看,各保險公司主要非車險產品集中度仍然較高,但逐漸顯現分散多元化趨勢,健康險團險類業務逐步增長。
圖16 非車險熱銷產品榜各類重點產品保費占比
05
渠道保費收入差異化,專業中介占比提升至48%,營銷宣傳引流下滑13個百分點
2021年2月,《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辦法》正式實施,在機構持牌、人員持證的監管原則下,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各渠道保費收入占比呈差異化發展。其中,保險專業中介機構保費占比顯著提升,保險公司自營平臺保費占比小幅下滑,營銷宣傳引流業務占比大幅下降。
保險專業中介機構:累計保費收入412億元,占48%,同比提升16個百分點;
保險公司自營平臺:累計保費收入195億元,占23%,同比下滑1個百分點;
營銷宣傳引流:累計保費收入為248億元,占29%,同比下滑13個百分點。
圖17 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渠道占比
備注:根據保險業協會2021年統計口徑,保險公司自營平臺包括官網和移動端,營銷宣傳引流包括互聯網平臺、保險從業人員引流至保險公司自營平臺的業務,獨立統計,未納入前述保險公司自營業務。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慧保天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