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養老金哨聲吹響,一如按下搶灘的快進鍵。
“最近忙到起飛。”作為銀行財富管理客戶經理,劉歡已然開啟“連軸轉”模式。11月底個人養老金業務開閘以來,解釋、引導——劉歡樂此不疲地在工作中不斷重復這一新概念,至于目標亦很簡單“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開戶的客戶”。
在業內人士看來,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具有唯一性,且開戶后客戶黏性相對較高,率先抓住客戶也就抓住了未來養老金發展的機遇。如今,銀行作為渠道端正是發展業務的黃金窗口期。
(相關資料圖)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首批23家可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的銀行于“跑馬圈地”中開足馬力,為開戶客戶送出現金“禮包”之余,加速上線各類產品。部分銀行率先推出養老金儲蓄產品,利率也是高于普通定期存款。
萬億規模個人養老金新藍海,各大金融機構爭相搶食市場的“硝煙”已起。“現在是萬事俱備,只等風來。”對于個人養老金理財業務,就職于銀行理財子公司的關峰已經忙碌半年,但最忙的時候才剛剛開始。其所在理財子公司通過多輪遴選,近期將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名錄上報并等待批示。
個人養老金加速落地,而為了給人們“掃盲”,基金公司和券商、銀行均加大投教力度。有基金公司在上線交易Y份額(個人養老金專屬Y份額是由養老目標基金增設,且僅供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投資的基金份額。)的同時,提供投教、稅延計算器等服務,更好地助力個人為養老做資產配置。
“個人養老金賬戶業務是現在各家銀行都特別重視的事情,幾乎所有人都在搶客戶。”劉歡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其所在銀行已經制定了個人養老金賬戶開立的“沖刺計劃”,并為每個人派下了相應任務。
根據計劃,11月25日到12月31日,劉歡需要完成200個開戶任務。這一目標并不好達成。一周以來,劉歡每日聯系客戶,最終卻僅成功完成不足40個賬戶開戶。而大多數人的觀望態度無疑是一道難題,“一些客戶還不知道個人養老金業務是什么,另外一些仍在比較各行的優惠政策。此外,開戶后存入資金的客戶并不多,存入少量資金的客戶未購買產品的又居多。”
“如果實在完不成就只能通過一些推廣渠道想辦法了。”她表示,一些網店賣家可以幫忙做線下推廣,但價格已經攀升了不少。11月28日開一個戶還是70元左右,11月29日已經漲到了150元。不過,這些用戶大部分都會向個人養老金賬戶存入資金。
連日來,銀行客戶經理張威同樣忙碌于“搶客戶”,其所在銀行也制定了較高的開戶目標,且全行全條線員工均有開戶任務。不同的是,他領到的“到年底完成90個開戶”任務已經完成。
“完成任務主要是通過企業客戶,企業主對個人養老金的了解較多,且可以批量開戶。”張威告訴貝殼財經記者,通過個人客戶推廣十分艱難。銀行原本希望通過個人養老金賬戶拓展新用戶,但拓新存在難度——如果客戶沒有本行銀行卡,可能完全不會考慮在本行開戶。目前開戶的客戶仍主要是老客戶。
為了吸引新客戶,張威所在的銀行改變策略,在沒有本銀行卡的情況下,客戶亦可以先綁定他行銀行卡開戶,但領取立減金優惠必須打入該行銀行卡。
貝殼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看到,目前23家銀行中至少15家推出了開戶優惠活動。盡管多數銀行設置抽獎,但“開戶立減”優惠并不少,包括客戶開戶即可送上好禮、現金補貼、禮品券以及充值獎勵等。
此外,23家銀行開始普及個人養老金賬戶相關知識。其中,不少銀行在個人養老金業務開閘前期已經在銀行APP設置專區吸引客戶,近期更是加碼線上宣傳,抖音、小紅書、微信公眾號等社交平臺,手機銀行APP等自營渠道,已成銀行主要宣傳陣地。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姜樊 胡萌 潘亦純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