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歲末,“慧保天下”精選集如約而至,第七次寫序言,提筆卻覺得不輕松。
確實,2022年對每一個人來說都不輕松。新冠疫情已經在全球肆虐三年,像一片飄在天邊的黑云,是一場流感虛驚順利闖關,還是狂風暴雨不停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期而至,經濟轉型期各方面壓力匯聚,每個人工作上生活上都扛著不少的擔子,崗位與階層的奮斗壓力實實在在如影隨形。
【資料圖】
保險業當然也不輕松。朝陽行業的定位還在,但沒有了整體劃一的保費增長步伐,保費、利潤、策略、道路分化愈發嚴重,協同共進分享市場紅利早已不在;創新模式的余威還有,但許多成型的經驗和做法已經被打破:信仰地產神話的等來了巨額的虧損計提,相信營銷轉型的被迫放慢腳步甚至重拾銀保業務這把利器。大多保險人還在堅守,但面對日益復雜困難的局面,一些人心態上更加焦慮和無助,一些人對前景更加迷茫和彷徨,原有的經驗和設想不再適應今天,何去何從卻無錦囊妙計。
作為行業觀察者,“慧保天下”對保險業的“難”感觸頗深,一年下來,采訪的對象、訪談的公司、交流的朋友……雖然有著不同的境遇、多樣的思維,但不免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難”字之下,信念卻不可少。2022年,“慧保天下”一如既往地在觀察、研判、思索保險業,把“難”的情況、對“難”的思索以及行業戰“難”斗“難”的堅毅和勁頭寫進了文章里,用一次次的思想碰撞來尋找行業發展的真經,用一篇篇的文章解析為保險業發展沖關來注腳。又到歲末年關,又到總結之時,不變的是,“慧保天下”依照慣例出版新一年精選集,以此記錄紀念2022年的行業事件和奮斗心力;變化的是,今年的合集文章更加精煉,觀點更加積極,不做虛談,但求實務。
我們更加注重對業務轉型的研究和探討,這是行業發展的未來。比如我們探討了帶病體投保的健康險新藍海、重疾型長護險的大前景、養老金融的方向與路徑、新能源車險的真機會與偽命題,研討未來,是為了低谷之后的反彈積蓄力量。
我們更加注重對監管政策的解讀和辨析,這是行業發展的規矩。2022年是監管由整到治的一年,多方面的政策紛紛出臺,為監管制度補短板的同時,引領行業發展方向的作用愈發凸顯。當然不管市場環境如何變幻,強監管嚴監管的態勢已成,這是行業發展的最重要邏輯。能否深刻理解監管政策,能否提前做好前瞻布局,已經成為保險公司經營管理的一個關鍵能力。
我們更加注重對發展創新標桿的介紹褒揚,更加樂于展示長期主義的理念和方法以及對行業發展引領性、激勵性大事件、大趨勢。信心比黃金還要珍貴,變局之時更要倡導深刻洞察下的變革創新或堅定不移:既有堅信傳統模式在一定條件下仍有市場機會的“按兵不動”者,也有認為觸礁在即必須轉大彎且轉急彎的“休克療法”者;既有橫向擴張版圖,通過構建健康養老服務生態反哺保險主業,也有深耕渠道價值,通過產品渠道的重新定位重塑營銷體系……
越是艱難處,越要有迎難而上的勇氣!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了2023年的經濟工作,提出“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努力、有力、著力、潛力……連用42個“力”表征了發展經濟的決心。
伴隨著中國式現代化提上日程,堅守政治性、人民性、專業性的保險業發展之路也是明晰的。從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視角看,面向未來,保險業的增長驅動力將來自兩個方面:一是行業轉型“換擋”的內在需要帶來的驅動力;二是高質量發展下個人、社會、產業三者背后新動能帶來的驅動力。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注定我們面對的將是一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大變革、大轉型、大動蕩、大有可為的大時代。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在春天等你。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慧保天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