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港股保險板塊持續回暖周期,多只個股股價走強。此前,陽光保險于港股上市為行業內注入一針強心劑,該公司也是除眾安這家純互聯網保險公司之外,自中國平安(601318)2004年上市后18年以來唯一上市的民營保險公司。
鑒于上市險企高度稀缺且罕見,陽光也迎來市場多方關注。梳理來看,陽光保險憑借高倍速成長速度、極強的盈利能力與韌性,已向市場釋放出較大的投資價值。在業內人士看來,在成長性作為資本市場主旋律的大背景下,陽光是長周期維度下具備良好配置價值的黑馬股。
【資料圖】
作為快速發展的保險服務公司,陽光保險近3年實現穩步增長。據悉,2019年、2020年、2021年,公司的總保費收入分別為879.07億元、925.69億元、1017.59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0.86億元、56.19億元、58.83億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陽光保險的資產總額已達4736.37億元。
對于保險領域而言,市場更為關注的是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償付能力,而這兩方面也是陽光保險此次登陸資本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研究顯示,在盈利方面,內含價值與新業務價值是評定以壽險為主的保險類企業的關鍵。其中,內含價值指的是壽險公司的調整凈資產減去持有償付能力額度的成本加上未來收益的折現值,相對于“凈資產”,內含價值更能反映企業的真實凈資產狀況。而新業務價值則指的是把一年內新簽發的保單在未來整個保險期間內每年的可分配盈余貼現到每張保單的發單時刻,其主要反映出一家保險公司的經營能力和業務拓展銷售水平。
陽光保險發布的數據顯示,在內含價值方面,陽光保險2021年內含價值同比增長15.5%,高于上市同業平均值,2022年上半年內含價值則成功達到929億元。與此同時,在新業務價值方面,2022年上半年,陽光新業務價值在一眾險企負增長的疲弱態勢下實現罕見的正增長。其盈利能力及價值成長性已逐步顯現。
此外,除了突出的盈利能力外,公司的償付能力具有領先優勢。數據顯示,自2019年至2021年期間,陽光保險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235%、229%及223%,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208%、205%及197%。在償二代二期規則下,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00%,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44%。公司的償付能力目前遠高于監管要求的水平。
資產端,截至2022年6月30日,陽光保險總投資資產規模為4162.67億元。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六個月,該公司總投資收益率分別為5.8%、6.5%、5.4%及4.2%(經年化)。同時,近三年平均凈資產收益率(ROE)來看,陽光均超過了10%。投資能力優于行業平均水平,且可比上市險企前列。
良好的業績表現離不開陽光保險在醫養與科技方面的布局,這為其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招股書顯示,在醫養方面,陽光保險擁有中國保險業投資設立的首家大型綜合醫院——陽光融和醫院,其擁有國際JCI 認證、HIMSS EMRAM7評級及國內三甲綜合醫院評審等眾多權威認證。醫院引進了當時國內尖端的醫學影像診斷設備PET-MR一體機,可為客戶提供高端體檢服務,一次性完成全身檢查。此外,陽光人壽還推出“三無憂”系列產品,其中,“藥無憂”涵蓋在線問診、購藥優惠等服務,“醫無憂”涵蓋視頻問診、綠色通道掛號、專科醫院二次診療等服務,“康無憂”涵蓋營養、康復服務。
科技方面,陽光不斷重金投入,以培養獨特的保險科技優勢。招股書披露,于2019年、2020年、2021年及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陽光的科技投入分別為人民幣8.67億元、10.12億元、10.77億元及5.23億元,占同期收入合計的比例分別為0.9%、0.9%、0.9%及0.8%。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刊發的數據,2020年中國保險機構的信息科技投入合共人民幣351億元,占同年營業總收入的比例為0.6%。可見,陽光保險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占比已高于行業平均水平50%以上。
如今,陽光在數字化轉型中,重點部署產品設計、客戶營銷、風控管理、理賠服務等核心業務環節,在科技創新能力對保險業務全流程賦能方面卓有成效。
或許正如業內人士所言,資本市場短期定價可能會失效,長期優質公司還是會迎來價值發現的過程。陽光保險憑借穩健增長的業績、均衡發展的業務、豐富的醫養健康生態圈、全面突破的數據科技能力等,有望把握逆流直上的機遇,在更長時間維度里,展現增長潛質與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