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觀 |?聚焦保險創新
(相關資料圖)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各類型層出不窮的慢性疾病愈發凸顯,給整個社會帶來諸多健康問題的考驗。整個醫療行業也開始從多個角度切入慢性病管理,從而緩解慢性病診療的嚴峻形式。
眾所周知,對于慢性疾病的管理及診療,如果能通過早篩及時發現其潛在風險并進行干預,可以有效延緩患者認知功能的下降,提高其生活質量。以構建“篩查+干預”閉環的數字療法儼然已經成為了防治慢性病和緩解慢性病疼痛的有效手段。隨著我國數字療法的商業模式日漸清晰,行業也迎來了發展熱潮。
面對各類慢性病帶來的挑戰和市場機遇,國內也有一些專攻數字療法方向的公司在進行探索。其中,針對認知癥提供數字化篩查和訓練干預,并成功實現商業化的公司“博斯騰科技”就給出了很好的解答方案。
近日,我們在直播中針對數字療法的探索與展望這一主題連線了博斯騰科技業務總監Circle。Circle老師在直播中和我們共同探討了數字療法究竟有何特點與優勢相關問題,同時對于數字療法如何與健康險結合,以及怎樣提高用戶的認知和接受度等問題也提出了非常具有建設性的意見,本文的主要內容也來自該場直播。
備受關注的數字療法究竟有何特點與優勢?
自數字療法這一醫療科技概念傳到國內,立即受到醫療和保險市場高度關注,不少保險公司和數字療法企業也已經開始嘗試數字療法+保險的產品融合創新。那么,備受青睞的數字療法究竟有何特點與優勢?其與傳統物理診療方式又有何不同?
首先,數字療法是由軟件程序為核心驅動,以循證醫學為基礎的干預方案,主要應用領域包括預防疾病、管理疾病、預防改善健康。比如像與大腦休戚相關的一些疾病,很難有特效藥去根治,但在傳統療法無法有效干預的情況下,數字療法可以通過非攝入的方式來作用到患者的一些癥狀,能做到真實有效的影響。
以失眠病癥為例,傳統的診療方式在于服用安眠藥或者褪黑素,而在類似于通過冥想或者聽輕音樂等數字療法方式下,可以對患者進行病情預測和健康管理。因此,數字療法的核心功能是由軟件驅動,服務的對象更聚焦于患者。
其次,數字療法能夠對慢性疾病起到很好預防作用。隨著疫情重構人們生活,主動健康理念越來越受到重視和被接受,疾病的早期篩查和預防就愈加重要。如果這一環能用軟件來實現預防疾病的效果,也是數字療法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最后,數字療法能夠深度參與到后續的醫療管理環節。比如,患者在線下看完醫生后會根據醫囑來服用藥物,如果后期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是不太會去復查的,但數字療法可以跟蹤解決這方面的問題。以數字軟件為媒介,醫療機構可以通過患者每天打卡或做題形式,去收集患者真實情況來做后續的管理。這樣的好處在于一方面患者不需要去擠到真實的線下醫院里面復查,而是可以通過軟件來實現實時了解自身病程情況;另一方面對醫院來說,數字療法可以幫助其解決線下醫療人力看病擁擠問題,從而節省人力時間成本。
另外,在與傳統物理診療方式對比之下,數字療法可以從以下兩個方向來改善傳統醫療中的一些短板:
一是,數字療法極大地提高了醫療資源效率。傳統醫療資源由于沒有得到很好的分配和利用,造成了效率的不對等。以海默癥為例,傳統的早期篩查方式以問卷量表為主,醫療機構根據量表不同得分來做基礎性判斷,這樣的方式效率無疑比較低。
此外,在線下本就緊張的醫療資源環境下,醫療擠兌事件也時有發生,讓醫療市場有序管理和合理規劃陷入惡性循環。
但如果在數字療法的軟件加持下,患者可以直接在手機上使用,或者在一些流量平臺上能對病理有全面的了解,會促使整個醫療資源得到合理分配。
二是,數字療法提高了醫療的可即性。正如前文所述,數字療法對醫療市場來說可以大幅度提高醫療資源,解決其面臨的醫療資源稀缺性,比如,數字療法的軟件系統不會像醫院的重大醫療機械設備一樣難以觸手可及,大大節省了患者看病成本。而在預防和治療上,由于數字療法的載體是軟件,其邊際成本幾乎為零,可以大大增加受眾人群,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數字療法+保險,或成市場新方向
對于很多家庭而言,慢性疾病的診療和預防不僅關系到患者正常生活,更是讓這種疾病對整個家庭損耗是不可計量的。那么,博斯騰是如何用數字療法參與預防認知?又有哪些項目能改善此種情況?
在篩查環節,博斯騰基于傳統神經量表,開發了數字化、游戲化的產品,對用戶的語音、手勢等數據進行識別、收集和分析,進而對其認知能力進行風險劃分,采取相應的措施。比如,在針對海默癥篩查時,醫療機構可以通過患者玩小游戲的分數高低和過關程度來做數據判別分析,從而輔助診斷。再比如,博斯騰后期推出的語音交互篩查工具,通過與上海六院、華西醫院等許多知名醫療機構深度合作,來幫助其在篩查環節能實現高效率作用。
在主動預防環節,博斯騰的早期干預服務包括線上和線下兩種形式。線下,患者可以通過博斯騰與知名醫院聯合成立的數字療法聯合實驗室來獲取自身更專業實驗數據。線上則是和互聯網平臺、體檢機構等渠道合作提供干預訓練,這樣好處在于患者不用去線下管理中心或醫院去打卡,而是通過手機上的小程序在居家情境下用科學指導方式去做相關訓練。
而在保險市場方向,博斯騰也和保險做了一些結合,主要從三個方面切入:
(1)作為保險產品中的健康保障權益。一些保險公司正在將慢性疾病相關服務作為面向中老年群體的主打權益之一,博斯騰通過數字化工具做出的監測結果作為核保依據融入到整個保險產品保障權益中去。
(2)提供更深度服務融入到專門服務類保險產品中去。比如,現在有很多保司都在居家養老方向上發力,博斯騰一方面在篩查和預防環節能夠實現低成本優勢,為實現保險公司節省成本承擔載體。一方面通過線上線下聯動,更好的在保險產品上服務于用戶。
(3)深度參與到保司各類活動中去。在保司舉辦的線下沙龍和講座上,博斯騰會做一些線下的普及服務,不斷加強用戶教育來觸達更多目標用戶,引起大眾更多的關注,激發他們對數字療法的需求。
普及認知、占領用戶心智是打開數字療法市場增量空間的核心
雖然國內市場不少數字療法公司有了很多的嘗試并取得了部分成果,但相比較于國內,海外的大眾對于數字療法的認可度要更高,這也意味著對于國內數字療法公司而言,以不同形式來普及認知占領用戶心智是打開市場增量空間的核心關鍵。
Circle老師認為,提高整個社會大眾對數字療法的全面認知的確是一個難點,但國內已經有不少的數字療法公疽恢痹諤窖懊鶻錐巍?
首先,如今各保司和醫療機構所提供的服務和權益種類繁多,用戶對于一些常見的服務都非常熟悉,但是像數字療法這樣比較創新的服務仍比較陌生。這對于數字療法公司而言,只能跟保司對接,依靠其內部宣講方式,從宣教和市場教育的方向,對數字療法可以減少慢性疾病帶來的負面影響來討論,從而達到科教普及的目的。
值得關注的是,數字療法公司也可以將一些與大腦相關的熱點話題相結合,來減少對疾病的定向討論,從而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普及宣講氛圍。
其次,由于數字療法的軟件本身會有很強的娛樂性,并不像傳統醫療那樣嚴肅,這對大眾的吸引力還是非常強的。比如,有些老人在使用數字療法軟件進行訓練干預時,整個診療過程方式是像玩游戲闖關一樣可以循序漸進的,而并非傳統模式下一味吃藥來解決,這也使得他們對兩種方式的感受有很大的差異。
最后,Circle老師在針對數字療法與商業保險相結合有哪些難點這一問題上,也給出了比較中肯的看法。
第一,傳統商業保險注重權益服務,而數字療法更關注提高服務的整體使用率。比如,當用戶享受數字療法服務時,用戶數量對相關公司的成本不會有太大影響,但對傳統保司而言,其提供服務的供應商反而是不希望客戶來使用的,因為每使用一次就會產生成本。這對于保司來說,反過來也促使成本攀升,未來會影響到保司在服務上的投入。
第二,數字療法與商業保險相結合下的產品該如何精確定價。正如前文所述的那樣,不管是從療法上來定義,還是從健康管理中的環節來定義,數字療法的確是比較新穎的形態,而在商業保險技術的不斷更新迭代下,兩者相結合下如何進行精算、如何制定定價基礎都是未來需要面對的難題。
綜合而言,在整個保險和醫療市場迭代創新下,數字療法的想象空間無疑是巨大的。而且隨著數字療法的不斷發展和應用,通過其創新模式來降低患者疾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或許可以成為整個保險醫療市場的重要錨定新方向,值得我們期待。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保觀。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